元宵節猜燈謎規則是什麼
猜燈謎規則
我們先說說燈謎的結構。燈謎的結構是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即「謎面」、「謎目」和「謎底」。這三個部分缺一不可:「謎面」是告訴猜謎者的條件,也是猜謎者思考的依據;它好比幾何學中的「假設」。「謎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類「事務」,是答案所屬的範圍,它就好比幾何學中的「求證」。「謎底」就是答案了。
我們知道了燈謎的三個要素。還需要瞭解猜燈謎的一些常規。所謂常規,就是人們在猜燈謎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共同遵守的規則。只要掌握這些規則,猜燈謎時就會免去很多的麻煩。只要掌握這些規則,猜燈謎時就會免去很多的麻煩。尤其是初學者。一般的常規有這樣四個方面:
1、謎底與謎面不能有一樣的字出現。
2、如果一條謎的謎目要求猜兩個以上的詞,那麼謎底就要成文。
3、所猜到的謎底,必須限定在謎目的範圍之內,猜謎必須按謎目的要求的範圍去猜。
4、一個常規是謎面的詞義和謎底的詞義必須是小扣大而不能大扣小,否則就犯了燈謎術語中的「倒吊」毛病了。
燈謎的起源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春秋戰國時代,宮廷和墨客中出現了「隱語」、「文義謎語」等文字遊戲,這可以說是最早的燈謎。那時一些遊說之士出於利害考慮,在勸說君王時往往不把本意說出,而借用別的語言來暗示,使之得到啟發。
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其他活動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