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上海的元宵節習俗
掛望田燈、串馬燈
上海農村農田里掛上一盞燈,稱做「望田燈」,預兆五穀豐登,討個太平年成。吳淞一帶店家掛跑馬燈、魚燈等,鄉間各廟宴神,在廟門前立燈塔、架橋燈,饒有情趣。夜裡,高竹竿上掛紅燈,走村兒童提綵燈,還有人玩 「摜火球,照田財」。金山、松江地區元宵夜,有人在田間揮野火,有人把燈籠簷前掛。有人上街舞龍燈,有人出行 「串馬燈」。
扛三姑娘
滬郊農家有元宵節「扛三姑娘」 「迎紫姑」習俗。「紫姑」俗稱「坑三姑娘」,是傳說中的「廁神」,即用一隻淘米籮,籮上插一隻銀簪,由幾個姑娘「通神」邀請田角姑娘、場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或用淘籮或畚箕下縛一隻筷,由二人扶著,讓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寫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婦女參加。詢問吉凶禍福,是一種迷信活動。
走三橋
元宵夜,吳淞等地還有「走三橋」風俗,婦女結伴相行,或拖兒攜女,或挾持嬰兒衣衫走過三座大橋,認為可實現一年保平安,求生貴子,祈祝幼兒祛病消災等願望。滬地鄉村亦有「卜流花」舊習,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鍋水中,穀物爆開粉碎為末,是大好徵兆!據說元宵之夜少女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此時,天空一輪明月、皎潔如玉,地上一片燈火,良辰美時,此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
南京元宵節的習俗
正月十五是農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元宵節最初由祭祀而起,漸演為隆重熱烈異彩紛呈的娛樂節慶。古時為一日,唐代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節一下延長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燈。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嚐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
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玩龍燈不但老百姓玩,軍人也玩,長度也為他處所不及,短的十餘丈,長的百餘節,玩起來多則上百人。紗燈有楮練紗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畫,愈是高手價值愈高。
商家屆時也在店前舉辦猜燈謎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猜中者即獎所售物品。有一種由南京人首創的「走馬燈」,外罩燈籠,內點蠟燭,利用空氣熱脹上升的原理,帶動燈面轉動,燈面上畫著各種姿勢的駿馬疾馳,宛如萬馬奔騰。英國學者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人的一項發明。
龍燈氣勢磅礡,紗燈精美絕倫,五光十色,萬象爭輝,引得長居逗客傾城出,歡歌笑語動地來,「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近幾十年來夫子廟元宵燈會越辦越紅火,利用新工藝、新材料,聲光電控,五花八門,維妙維肖,斑斕奪目。燈會自春節起,為期一月。期間,每天吸引四方遊客達二三十萬人之多。
寧海元宵節習俗
元宵燈會當然是一大亮點。如走馬燈,它按照某一戲劇情節製成角色,在燈中旋轉,如同舞台演出一般。最吸引人的是舞龍燈,龍是中華民族威嚴和祥瑞的象徵,寧海最常見的龍燈是布龍。布龍由單節構成,至少要有3節,多到有29節的。
舞龍的歷史悠久,東漢張衡在他的《西京賦》裡就有過描述。最雄健的是舞獅,寧海叫打獅子,舞獅在三國時就有,舞獅必須跟武術表演結合,用大鑼大鼓配合,節奏感極強,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
元宵還是一個美食節,北方叫吃「浮圓子」,南方人叫「湯圓」,寧波湯圓更是名聞中外。它的原型來自「嫦娥奔月」神話,說嫦娥偷吃了不死藥,飛上了天,奔進了月宮,下不來了,她捎信給丈夫后羿,叫他在正月十五之夜月圓時,吃上糯米粉做的「元宵」,夫妻就可以在天上相會。於是,「元宵吃湯圓」就成了習俗。
在寧海,除了「元宵吃湯圓」之外,民俗有吃用粳米粉裹紅豆餡的「糰子」,俚語是:冬至日吃圓,正月十四吃團。
天下元宵在十五,寧海正月十四鬧元宵。寧海古屬章安,章安就是台州。傳說元朝末年,南方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元朝的殘酷統治,台州地區約定在正月十四殺胡人。為了慶祝起義勝利,便把元宵節提前一天,定在正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