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 元宵節為什麼要猜燈謎
元宵節猜燈謎 元宵節為什麼要猜燈謎
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猜燈謎,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於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活潑。燈謎的基礎是謎語,而謎語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早在春秋戰國時謎語就已經出現了,當時一些「政客」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說動各國君主,往往在發言中採用傳統民間故事傳說的隱喻方法,巧妙影射。當時把這種方法叫「隱語」或「瘦詞」。
到漢代時,逐步演變成為破譯文字形義為主的謎語。這時的謎語還是比較粗糙的,有民間老百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到了三國時,謎語書面創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謎語與元宵賞燈相結合,豐富了燈節的娛樂活動,這時才是燈謎。此後,謎語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為在宋代,遊樂場所「瓦捨」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於是,當時不少的文學家都成為制謎高手。
元宵節猜燈謎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拚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倣傚,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們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裡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元宵節經典燈謎大全
1、元宵節後捷報多 (打一成語) 謎底:喜出望外;
2、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語) 謎底:眾望所歸;
3、元宵之後柳吐芽 (打一成語) 謎底:節外生枝;
4、萬家燈火鬧元宵 (電影名) 謎底:不夜城、鄉情;
5、燈謎會猜慶元宵 (古文句) 謎底:破題兒第一夜;
6、高台對映月分明 (打字一) 謎底:曇;
7、層雲隱去月當頭 (打字一) 謎底:屑;
8、家家迎元宵 (學校用語) 謎底:第二節;
9、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謎底:元宵;
10、趕製元宵閒不住 (五字口語) 謎底:忙得團團轉;
11、元宵節前後 (現代小說) 謎底:二月;
12、元宵莫來纏·上樓格 (篇目) 謎底:望勿糾正;
13、元宵燈火已闌珊 (謙辭禮貌用語) 謎底:望多關照;
14、觀賞元宵燈謎 (打人名二) 謎底:張節、文虎;
15、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 (節日紀念日) 謎底:元宵節;
16、此時此地 (劇目) 謎底:元宵謎;
17、一夜魚龍舞 (民俗風俗詞語) 謎底:元宵燈會;
18、新春佳節話元宵 (報刊名) 謎底:半月談;
19、婚期定在元宵後 (打一成語) 謎底:喜出望外;
20、煤球和元宵一樣 (打一成語) 謎底:混淆黑白;
21、元宵 (打一成語) 謎底:一朝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