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會的來歷 元宵燈會有什麼燈
燈會介紹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瞭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南朝時期,國都建康(今南京)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為全國之冠。燈會興於唐,盛於宋,明朝時達到頂峰。
2006年5月20日,江蘇省南京市申報的秦淮燈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50)。
2008年6月7日,多地合併申報的燈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81)。
元宵燈會的來歷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燈會的寓意
元宵節的花燈寓意: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元宵燈會有什麼燈
1、走馬燈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像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製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2、骰子燈
3、圓燈
4、關刀燈
關刀燈是按照傳說中的關公生前使用青龍偃月刀而製作成的。它和扛燈、兔子燈一起出遊,有保護平安的喻意。這裡的游燈習俗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門村開始,先從出燈村游起,遊遍四村。
5、兔子燈
兔子燈為三頭並列共一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後提著走。相傳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會生子為象徵,有多子多孫的意思,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