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秋分有什麼特徵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秋分節氣

北半球秋分有什麼特徵

  北半球秋分有什麼特徵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徵: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最早秋分:

2012年秋分來臨之早,是近116年來之冠,根據紫金山天文台的測算,這一年進入秋分的確切時間是在9月22日22時49分,這也是近116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時刻;比2012年更早的秋分時刻,要追溯到1896年9月22日21時03分。

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

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秋分的氣候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之4種秋分養生的滋補素食:

1、芋頭: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

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紅薯(特別是黃心的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3、包心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

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4、蘿蔔: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

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甘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可見蘿蔔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秋後蘿蔔賽人參」之說,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