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秋分時節有哪些氣候特點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秋分節氣

關於秋分時節有哪些氣候特點

秋分氣候特點

秋分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四川盆地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

秋分以後,四川省雨量明顯減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現;不過,降雨日數卻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陰雨連綿,夜雨率也較高。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名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氣候特色。四川省盆地和涼山州秋多綿雨,濕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

要搶晴收曬,理墒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秋季陰雨寡照、土壤墒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秋分飲食原則

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6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剋制化關係,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秋分傳統食物

吃蘿蔔

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蘿蔔要分生熟,中醫認為,生者味辛、甘,性涼;熟者味甘,性平,入肺、胃經。生吃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脾胃虛寒者不要吃生蘿蔔,而可以煮熟吃,可以治脾胃失和、腹痛作脹、痢疾或腹瀉、飲食不消、反胃嘔吐。蘿蔔生鮮狀態下食用具有良好的食療養生效果,即使曬乾了也是萬能藥物。蘿蔔乾中依然含有大量維生素B1、鈣和鐵,可為人體補充食物纖維和礦物質。

吃鴨肉

秋分時節氣溫降低,很多人食慾漸增,偏愛吃肉。專家說:「過量吃肉不好,但是從營養學上來講,放棄肉食也並非養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們提倡的。」肉的口味營養不同,適宜的人群也各異,所以要根據體質、氣候,選擇最適合的肉類。

鴨子富含營養,不僅享有「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無鴨不成席」之美譽,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夏秋的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相比之下,豬牛羊等其他肉類就稍遜一籌。鴨肉的脂肪最健康。鴨肉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