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元節的文章有哪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元節

關於中元節的文章有哪些?

關於中元節的文章有哪些?

1.現代作家豐子愷對中元節「放焰口」佛事有詳細的描述。佛教傳說中,相傳墜入地獄的餓鬼,欲吃食物,但食物會放出烈焰,故不能進食,只有七月半這天通過作佛事,方可進食,稱為「放焰口」:

我小時光,每逢中元節,即陰曆七月十五日之夜,地方上總要集資舉辦佛事,以超度亡魂,名曰放焰口。河岸上涼棚底下搭一個台,台上接連兩張方桌,桌上供著香花燈燭,旁設椅子,是僧眾的座位。每家用五彩紙張剪成衣衫鞋帽之形,用繩子穿好了掛在沿河的柱子上,準備佛事結束時焚化給鬼魂。河岸兩旁,掛著無數燈籠,上寫「普濟孤魂」四字。琳琅滿目,煞是好看!……黃昏時分,法事開始了。老和尚戴著地藏王帽子,披著袈裟,坐在正中;兩旁六個和尚各持法器。起初是鳴鐘擊鼓,念佛唪經。到了深夜,流螢隱現,有如鬼火明滅;陰風飄忽,彷彿魂兮歸來,就開始召請孤魂了。老和尚以悲緊之音,高聲誦念,眾僧屬而和之。每念完一段,撒一把米,向孤魂施食。那些米落入暗處,彷彿有無數鬼魂爭先搶奪,教人毛髮竦然。所召請的孤魂,非常全面,自帝王將相以至囚徒乞丐,都可以「來受甘露味」,那文詞駢四儷六,優美動人,不知是誰作的。有人說蘇東坡所作,未可知也。我因愛此文詞,當年曾向杭州瑪瑙經房「請」得一冊《瑜伽焰口施食》。抗日時我倉皇出奔,一冊書也不曾帶走。緣緣堂被焚前幾天,有一鄉親代我搶出一網籃書,這冊《瑜伽焰口施食》即在其內,因得不焚。往年有人闖入我家,搶走了許多古典文學書籍,卻不拿這冊書,大概他們不懂,所以不拿。此書因得保存至今。

2.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對東北民間中元節放河燈的情景有一段細膩、感傷的描寫。節錄如下:

那河燈從上流擁擁擠擠,往下浮來了。浮得很慢,又鎮靜,又穩當,絕對看不出來水裡邊會有鬼們來捉了它們去。這燈一下來的時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萬人的觀眾,這舉動實在是不小的。河燈之多,有數不過來的數目,大概是幾千百隻。兩岸上的孩子們,拍手叫絕,跳腳歡迎。大人則都看出了神了,一聲不響,陶醉在燈光河色之中。燈光照得河水幽幽地發亮。水上跳躍著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會有這樣好的景況。一直鬧到月亮來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齊了的時候,才算漸漸地從繁華的景況走向了冷靜的路去。

河燈從幾里路長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來了。再流了很久很久過去了。在這過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滅了。有的被衝到了岸邊,在岸邊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掛住了。還有每當河燈一流到了下流,就有孩子拿著竿子去抓它,有些漁船也順手取了一兩隻。到後來河燈越來越稀疏了。……多半的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景況,就抬起身來離開了河沿回家去了。於是不但河裡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來。這時再往遠處的下流看去,看著看著,那燈就滅了一個。再看著看著,又滅了一個,還有兩個一塊滅的。於是就真像被鬼一個一個地托著走了。

3.明代散文家張岱對當時杭州西湖七月半遊樂賞月的風俗有一段生動描寫,讀來千古如新,節錄如下: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