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秋節的習俗_湖北中秋節習俗有哪些
湖北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代就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那麼湖北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
湖北人過中秋,都是提前半個月以上開始準備送禮,按照傳統習俗晚輩必須要給長輩送禮,大致是買一些月餅、紅糖、還有肉,這三樣是必須的。
到了中秋節當天晚上,則是家家備美酒佳餚,全家聚餐,稱「團圓節」。晚上把桌子放到外面,備月餅、糕點等,邊吃邊賞月。而且湖北人吃月餅時要喝熱茶,這樣吃不但有味還助於消化。
傳統武漢老月餅為蘇式月餅的一種,小的直徑在15厘米左右,大的直徑達20-30厘米,多為「五仁」餡,用的「桃仁、杏仁、欖仁、瓜仁、松子仁」。最經典的還數用糖醃製的肥肉膘,加上冬瓜糖。如今,這種老月餅,已鮮有廠家生產了。傳統的武漢老月餅,漸變為小巧的蘇式月餅。
有些地方還邀親朋好友登山觀月或泛舟賞月。有些地方中秋之前,已婚和未婚女婿備煙酒送岳家,稱「拜八月半」。浦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老武漢過中秋,還有婦女到郊外遊玩的習俗,武漢中秋竹枝詞中的描寫:「傍欄賞月又看花,圍坐同將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興盡各還家。」(民國·鄢少麟《武昌中秋竹枝詞》),說的是婦女打麻將的熱鬧。
湖北來鳳是土家族集居的地方,「殺鴨子」、「摸秋」、「拜月」,是土家族傳承下來的古老習俗。中秋節在來鳳又叫「摸秋節」。土家人摸秋,殺鴨子用鴨血泡糯米,蒸熟成血粑,切成塊塊,先將鴨肉與子薑、紅辣子爆炒後,再燉湯,放上血粑,為祭秋之佳餚。
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裡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凡婚後三載無育,親鄰則主動在中秋之夜,更深人靜,悄悄去冬瓜園,無論是誰家的,皆可偷摘。園主明知不糾。將冬瓜裹於襁褓之中,送到無生育夫婦床上。
送,有兩種禮儀,一是當夜偷偷捎去;一是乘轎子,鳴鑼吹號擊鼓繞街巷送去,意取瓜瓞連繳之兆。這種習俗,取於儀義兄弟唑葫蘆成親,創造人類的神話傳說。竹枝詞唱:「生育艱暗帶愁,鄉鄰送子賀中秋;冬瓜當做兒了耍,喜得閨人而帶羞。」
在土家族,除了「摸秋」,還有「拜月」、「開天門」之說。拜月,一般在圓月初升時,由女子擺上祭品、焚香拜月,也有子夜「開天門」時拜月。如今,在中秋月圓之夜,一家人團聚賞月時,面對明月許願即可,祈求五穀豐登、閤家幸福美滿。
湖北中秋節的習俗很有趣,你瞭解到湖北人怎麼過中秋節了吧!這些習俗有著美好的寓意,我們可不能忘記了!
湖北中秋美食
排骨藕湯
湖北伢們在一起聊天,不知是誰說「好想喝媽媽煨的排骨藕湯啊」,一句話就能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湖北的媽媽們都愛煲排骨藕湯給孩子喝,味道好還能補鈣。排骨藕湯是湖北人秋冬季最愛美食之一。
豆皮
豆皮是一種湖北武漢的著名民間小吃,是武漢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當年毛主席在武漢最愛吃的就是武漢的豆皮。豆皮上層是綠豆磨的漿,下面是米飯,肉丁,鹹菜,香菇。
面窩
面窩更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面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解放初一個面窩幾乎半斤,才賣五分錢,一個搬運工人吃上兩個面窩只需一角錢;可撐到12點吃午飯
武昌魚
這個太有名了,湖北菜的代表,湖北人都吃過,是湖北最常見的美味菜餚。
中秋節湖北美食街推薦
1.武漢:戶部巷
作為「漢味早點第一巷」,戶部巷吸引了大批百年老字號小吃企業扎堆於此,如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乾麵、精武鴨脖、周黑鴨、陳記牛肉麵等諸多本地知名品牌美食。
從早餐開始一直到宵夜,無論你什麼時候來到戶部巷都能讓你吃得爽歪歪。
代表作:蔡林記熱乾麵、糊湯粉、面窩。
2.荊州:大賽巷
如果想吃地道的荊州本地特色小吃,那就一定要去沙市區大賽巷!
這裡既能吃到荊州本地特色美食小胡鴨、砂鍋米線、黃家塘米粉、滷菜,荊州鍋塊、圓豆泡糯米、麻辣燙。還能吃到地道的長沙臭豆腐,安徽怪味燒餅等。大賽巷聚集了多種美食,常常需要排隊才能吃到哦…
代表作:小胡鴨、黃家塘米粉、砂鍋米線。
3.潛江:小龍蝦美食街
潛江是著名的小龍蝦之鄉,最出名的美食街,是潛江城區東方路的「龍蝦一條街」。每年4月底至9月底到「龍蝦美食一條街」,總是人山人海。在這條街上,撮蝦子的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人氣最旺的就是潛江蝦皇。
代表作:蒜蓉蝦,油燜大蝦,香辣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