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秋節的由來_中秋節怎樣來的
傳統文化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習俗
分享、饋送「團圓餅」
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有詩贊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賞新,如嘗石榴、棗、栗、桔、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為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
家人團聚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
因為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從而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為民眾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著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的聚飲等。中秋為花好月圓之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為特別的「團圓節」。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前述宋代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是體現了這一倫理因素。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中秋節吃月餅由來
相傳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還可稱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