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與重陽的來歷_七夕節和重陽節怎樣來的
七夕節來歷
七夕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重陽節來歷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當天,外出的兒女們會購買重陽糕,帶回家探望父母。「糕」與「高」發音相同,送糕點寄托了兒女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如果沒有時間回家陪伴父母的,都會打電話問候老人。許多學校和單位也會組織一些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所以重陽節又稱「敬老節」。
重陽節當天,幾乎每家都會在門口插上茱萸,配上一些菊花。聽老人們說,重陽這天,在門上插這些,可以消災解難,清除瘟疫。茱萸還是一味難得的中藥,無論是葉子還是果實,都可入藥。
重陽節當天,家裡老人們一大早就會準備香火,有的登山去祭拜先人,祈求保佑。有的會去山間的廟宇,拜佛祈禱。有許多地方也有「登高」一說,說是重陽上山遊玩避禍,祈福消災。
過重陽節,當然少不了吃糍粑了。家鄉的人們幾乎每家都會忙著蒸煮糯米,捶打糍粑。鬆軟的糍粑,灑上一些芝麻,配上白糠,咬上一口,軟糯香甜。冷卻後如果油炸,香脆可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重陽節的晚上,廣場上熱鬧非凡,大伙們都聚在一起,舉行龍燭會,慶祝節日。老一輩人說,龍燭會主要是為了迎接祭拜山神,驅除趕走瘟魔。還有的年輕人三五個的圍在一起,點放孔明燈,祈禱許願。
重陽佳節,金桂飄香,菊花滿園,賞花飲酒,談笑風生,也是一道美景。許多人們會聚在一起,欣賞著美麗的風景,慶祝著豐收的喜悅。菊花又名長壽花,各地人也會舉辦一些菊花展,所以重陽節,有人也稱之為「菊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