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黑板報素材文字_國慶節黑板報文字素材內容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國慶黑板報素材文字_國慶節黑板報文字素材內容

國慶黑板報文字素材1:國慶節的活動

張燈結綵

我國每逢國慶佳節,各企事業單位都會掛起燈籠或橫幅,用「歡度國慶」等標語來慶祝國慶;廣場上則擺放著標語字樣的盆景和氫氣球,用歡樂的氣氛來迎接國慶。

閱兵儀式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59年建國10週年,新中國每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前後共舉行了11次。

每逢五、十週年會有不同規模的慶典和閱兵,歷史上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建國5週年、10週年、35週年、50週年和60週年的六次大閱兵。

國慶長假

1998年起國慶節是中國大陸的「黃金周」假期。國慶的法定休假時間為3天,再將前後兩個週末調整為一起休假,共計7天;中國大陸海外機構及企業則為3-7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為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為1日。

每年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我國於1999年修訂發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國慶節與相鄰的週六、日組合為7天的國慶長假,被稱之為「國慶黃金周」,用放假的形勢,讓老百姓共同感受國慶的歡樂。

國慶黑板報文字素材2:國慶節來歷

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力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力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的三次。

國慶黑板報文字素材3:國慶節的意義

國家象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基本特徵

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