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來歷介紹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重陽糕來歷介紹

重陽糕來歷

據昆山古代地方志記載:九月初九天剛剛亮的時候,家長們要將一片重陽糕放置在兒女的額頭上,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這就是中國人「諧音文化」的特殊智慧,叫做「討口彩」,但同時也未免有點自欺欺人是吧。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記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

在清代宮廷裡,重陽節時也要舉行「花糕宴」。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一書中記載:「九月九日重陽節,都人是月飲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上也說:「九月蒸花糕,用面為糕,大如盆,鋪棗二三層,有女者迎歸,共食之。」

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放風箏的原因

傳說,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廣東《鶴山縣志》載:「於秋初放紙鷂,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斷其線,任其隨風而去,謂之『流鷂』,以除疾病雲。」

可是與之相對,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兩種解釋針鋒相對,讓人莫衷一是,不禁莞爾。

雖說「九九重陽放風箏」的習俗與氣候節令有關。但是經過漫長的歲月與傳說的渲染,放風箏,不僅僅成了娛樂的項目,也成了重陽節必做的一件事。相傳這源於漢代桓景與費長房的故事。農曆九月初九,桓景向費長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藥,迷路山林,後經鴿子引路,才找到費。後人為紀念此事,以紙糊鴿子,登高時隨帶上山發放,有祈福去除晦氣之意。

放風箏要注意的事項都在「風箏線」上。有的地方風箏斷線是好事,意味著把晦氣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區,風箏斷了線,千萬別撿,小心把別人的「衰運」撿回家。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