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的由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重陽糕的由來

重陽糕的由來

九月食糕 的習俗起源很早,「糕」之名,雖然起於六朝之末,但糕類食品在漢朝時即已出現,當時稱為「餌」。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與黍米粉兩種,黍米有粘性, 二者和合,「合蒸曰餌」。黍為五穀之長,黍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們以黍米為應時的嘗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陽糕的前 身就是九月的嘗新食品。這也就是後世民間在重陽節,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

一 般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稱,漢代時,汝南人桓景師從費長房學仙。某日,費長房告訴學生:九月九日有大災降臨你家, 可教家人縫製布囊,內盛茱萸,系之臂上,屆時登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然無恙。後人倣傚,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飲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 重陽節俗。

約自宋代起,重陽節食「重陽糕」的習俗正式見於載籍,如吳自牧《夢粱錄》 卷五記臨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陽糕』。」其後如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載北京重九之俗:「糕肆 標紙彩旗,曰『花糕旗』。」這種插小旗於花糕上的傳統,迄今不改。

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產資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萸,藉諧音虛應故事耳,用意則仍在避禍。

重陽節國內各地習俗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籐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10年中國民協授予南陽市西峽縣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7] ,並在西峽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裡都會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重陽節吃的東西

重陽節的花糕和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時食用的,一為花糕,一個是栗子糕。

花糕,別名也叫栗子糕。它的製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屜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勻至光滑,分成四塊,再分別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層豆餡,再鋪一層江米面,依次類推連鋪三、四層後,在最上面密密實實的碼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後撒上京糕絲、青梅果脯等就算製成。無論看著還是吃著都類似於多層的酥皮兒。早年間在北京以東四牌樓那兒的致美齋、桂馨齋做的花糕最有名。

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而成的。具體做法是:將生栗子去皮蒸熟後搗成泥狀,分成三份,一份攤開做底,然後鋪一層京糕片,再鋪一層栗子泥,再鋪一層澄沙餡,最後在上面鋪第三份栗子泥。而後,用切成小塊的京糕片和青梅絲拼成各種圖案。這樣就製成了黃、紅、褐三色相間五層碼放的栗子糕。吃的時候再澆上用白糖和桂花熬成的糖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