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古詩句王維 感受思鄉情懷
重陽節的古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註解:
1、登高: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2、茱萸:一種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賞析:
該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淒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抒發身在異鄉的遊子適逢佳節對故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們的心聲,引起人們的共鳴。全詩樸素無華,蘊藉深厚,用詞精練,曲折有致,堪稱千古絕唱。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首句寫身在異鄉的詩人每到佳節倍加思念故鄉的兄弟親人。
起句一個「獨」字,造境突兀,既刻劃出了詩人舉目無親、孑然孤單的形象,又傳達出抒情主人公寂寞淒涼的心境。兩個「異」字迭用,更加強了詩人的孤獨之感,為詩的畫面增添了淒楚的色彩。第二句是全詩的詩眼和感情主線。這裡的「每逢」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這一特定時間的局限,使人體會到詩中之情醞釀日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發只不過是碰到了重陽佳節這一導火索罷了,一個「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親之情的強烈,又表明了平日思親之經常。這兩句詩著重在寫詩人節日的感受,由於詩題已經點明時值重陽佳節,埋下了熱鬧歡愉的節日場面的伏筆,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的遊子形象,更加鮮明。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親,想到親人節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從而更加深了詩人珍視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思。古時有重陽節佩茱萸登高飲菊花酒可以消災避邪之說。這裡,詩人巧妙地通過兄弟重陽佳節佩茱萸囊登高這一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來使兄弟思己之情具體化、形象化,用兄弟對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遺憾心情來反射出詩人思親的心曲,更使人感到詩情真摯:委婉動人。
這首詩注重感受和細節的典型性,「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受,既是詩人日常感受的昇華,又是長期客居異鄉的遊子節日感受的概括和總結,有相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細節,體現了節日兄弟聚首的歡悅,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時代和地方色彩。正因為這首詩注重感受、細節、時間、環境諸方面的典型選擇,因而就形象逼真地表達了詩人具有典型意義的感情。因此千百年來屢經傳誦。
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詩的第一句用了「獨」、「異」兩個字,份量下得很足。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他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是說在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詩人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思鄉是一種情感的體現,是人們的心理特徵,對於家鄉我們一直有說不完的話,對於家鄉那一份熱情永遠不會改變。王維就用簡單的四句話就概括出我們心中的思念,此乃思鄉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