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是什麼做的_重陽節的製作方法
做重陽糕的材料
重陽糕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囊、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淵鑒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台卿《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嘗新。」又《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此字,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日食糕》詩:飆館輕霜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絕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之肉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宋吳自牧《夢梁錄.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各日重陽糕。」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又作蠻王獅子於上,又糜栗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九月九日......餅面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准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明謝肇浙《五雜俎》引呂公忌曰:「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
重陽糕的做法一
材料:糯米粉兩份,玉米粉一份,紅豆200克,南瓜200克,白糖200克,橄欖油少許。
1.把兩份糯米粉和一份玉米粉混合,加白糖(以自己的口味適當增減),加少許水,約50毫升,用筷子攪拌均勻。
2.用篩子將混合好的濕粉篩一下備用。
3.紅豆洗淨,加少許水和白糖用高壓鍋煮熟,再按壓成紅豆泥備用。
4.南瓜洗淨後切小塊上鍋蒸熟,按壓成南瓜泥,加白糖和適量的濕粉拌勻備用。
5.取一個長方形的器皿,在底部塗抹一層橄欖油。再將濕粉平鋪在底部,扣平。上鍋蒸五分鐘。
6.在蒸好的粉上鋪上一層紅豆泥,再上鍋蒸5分鐘。
7.紅豆泥上再鋪上一層濕粉,再蒸5分鐘。
8.在蒸好的紅豆泥上再抹上已經拌勻的南瓜和濕粉,再蒸5分鐘。
9.取出蒸熟的糕,切成菱形塊。在上方點綴一些紅綠絲或者玫瑰花等。
重陽糕的做法二
材料: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1000克、紅綠果脯100克、紅糖50克、食用油25克和干桂花少許。
做法: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備用。將赤豆、白糖、食用油製成干豆沙,備用。或可直接去店裡買一包豆沙;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均勻,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備用;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拌透備用。
2、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鋪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然後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撒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
3、將糕取出,切成方形或菱形狀,撒上干桂花;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可。
重陽節食用指南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民間還使用紅棗、茱萸等作為重陽糕的點綴,藥食兩用的一些中藥材放入糕中,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飲食選擇,對重陽糕的品種進行"改良",選擇或製作適合自己的品種,同樣可以增添過節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