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陽節有什麼傳統風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九月九重陽節有什麼傳統風俗

九月九重陽節風俗

登高遠眺: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室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一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正意義的重陽節。

賞菊花飲菊花酒:飲酒作樂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進行的活動,在重陽節這一天菊花盛開,甚是迷人。在自家小庭院或者陽台之上,對著剛剛盛開的那幾盆菊花,喝著菊花酒,感覺是多麼愜意。另外,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吃重陽糕,這是一種習俗,就好比我們春節一樣,南方人吃粽子,而北方包餃子。

佩茱萸: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之中提到茱萸,說「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佩茱萸也是重陽節要干的活動喲。人們在重陽節這一天佩茱萸,是因為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用於寄托辟邪求吉的希望。

古代重陽節"登高"寓意

在古人那兒,登高眺遠,既是抒懷酬志的精神儀式,又是放牧視野、孜求徹悟的心智功課。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高,帶來大勢大象,帶來疏曠與飄逸,帶來不羈與宏放,帶來生命時空的全景式閱讀。視野對心境的營造、地理對情思的薰染,使得「往高處走」——有了強烈的召喚力,成了風靡千年的誘惑,於詩家墨客,更是一味精神致幻藥。

然而,「登高」並非文人獨嗜,百姓亦胸有丘壑,尤其在一個特殊日子裡,更是趨之若騖、樂此不疲,此即九九重陽的登高節。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心曠神怡,菊色爆漲……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放目、馳騁神思,實在辜負天地、有愧人生。

從「登高」意義上說,這幾乎是個絕版的節日。今人僅視為「敬勞節」,無疑讓它的美折損大半,傷了筋,動了骨。

登高節、重陽節、茱萸節、菊花節,乃一回事,但我尤喜「登高」之名。

九九習俗源於戰國,古人將天地歸於陰陽,陰即黑暗、沉寂,陽即光明、活力,奇數謂陽,偶數謂陰;九乃陽數之首,九月初九,雙陽相疊,故稱重陽。加上「九」「久」諧音,重陽從一開始便是歡愉之詞。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云:「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後來,重陽節又繁殖出了一串新解:除凶穢,招吉祥;延年益壽,祈福求安。儀式也愈加豐富:飲菊花酒、貼菊葉窗、佩茱萸草、吃重陽糕、祭先祖、送寒衣……但有個核心不變:登高。

登高,除賞秋,亦有惜時別離之意。九九乃秋之尾,爾後草木迅速凋零,蟲聲偃息,萬象復甦要等來年了。此時登高,將謝幕前的風景盡收眼底,將天地之恩默誦於心,頗有依依不捨和立此存念的意思。

故有人稱九月登高為「辭青」,與三月「踏青」呼應。

這種對時令的感情,除了膜拜,其它很像愛情或友誼。

眼前的歡聚與熱鬧,會讓很多人思念遠客和往事,追憶昔日的蔥蘢年華。最感人的,當屬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當然,對老百姓來說,尋歡仍是茲日最大主題。

重陽節的美食

螃蟹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重陽時節有吃蟹的習俗。中秋剛過,北方的蟹正是肥碩之時。說重陽蟹最美有兩層含義,一是重陽節前後,蟹肉肉質鮮美,蟹黃肥厚;二是重陽節是個孝心節,天漸涼了,給年邁的父母準備一套保暖衣,送上幾隻鮮美的陽澄湖大閘蟹,沖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讓老人家暖暖和和過秋冬。

重陽前後,也就是西北風起時,蟹才是最好的時候,雌蟹只只飽滿,雄蟹只只膏肥。那麼如何辨認陽澄湖大閘蟹呢?還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為陽澄湖的水草特別肥腴且是石質底,所以在陽澄湖爬過的大閘蟹肚腹潔白,蟹腳上長毛帶金,而且腿腳有力。其肉質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樣甘甜美味。

花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陞」、「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

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說,早年常用發麵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