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何叫老人節_重陽節為什麼是老人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重陽節為何叫老人節_重陽節為什麼是老人節

重陽節叫老人節的原因

「九」在古數中既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指地之極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九九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為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012年12月28日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自古重陽節就被人們重視,如今這個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國的「老人節」。

重陽節敬老的意義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一個重要方面。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獨到的魅力,但是中華民族,以深摯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國十三億人口,以及海外的廣大同胞、僑胞,那些傳統美德(包括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沒的。

資料顯示,早在母系氏族社會,老人就受到敬重。中華民族的尊老敬老優秀傳統,自蒙昧時期產生,經歷了風風雨雨和時間的考驗傳承了幾千年。現在,我國把「常回家看看」寫入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這無疑是一個進步。但是也必須嚴重指出的是,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敬老優秀民族傳統問題上,目前隨著文革翻案風的喧囂出現了一股逆流,這就是有些腐吏和叫獸在老年人養老問題上進行算計,並製造了種種既荒唐又淺薄的謬論,他們是文革的遺老遺少,妄圖繼續踐踏傳統,開歷史的倒車。這是需要特別警惕和認真對待的。

對於重陽節的意義,將中華敬老傳統加以深化和外延,發見的正是作為中華傳統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長輩也許還沒成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卻仍然需要。

一個人所受恩惠莫重於父母,父母是生養我們的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謂五常,是家庭和睦興旺的根本。然而因中國近代的衰敗,今人將古代的一切思想視為封建思想,稱不適用於今世。於是不講孝道,導致很多老人無人贍養,並引起諸多社會及國家問題。

中國諸子百家思想雖各異,但無不注重孝道。如今中國可謂每一寸肌膚對孝道都充滿了飢渴。老人渴望孝道,因為其急需人贍養;中年人渴望孝道,因為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老年;孩子渴望孝道,沒有孝道也就沒有慈愛;社會渴望孝道,沒有孝道,社會將變得冷漠;國家渴望孝道,沒有孝道,國人將不忠於國。華夏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據守本土四千年而不被異族所統治、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繁衍五千年而至今不衰的民族,何也?孝敬祖先,忠於國家。不講孝道,則家不為家;不忠於國,則國將不國。不忠不孝,四分五裂,華夏何以存在世界五千餘年!

近代有人稱:「中國古代孝道意味著絕對服從,是愚忠愚孝。」這種觀點以偏概全。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說:「君視臣為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又稱「君為輕。」怎能稱儒家思想中君對臣有絕對的支配權?關於孝順,孔子稱:「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又稱:「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如此怎能稱古代孝道意味著絕對服從、是愚忠愚孝?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孔子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果然,上世紀批判孝道的人在他們老後大多受到了其子女的虐待,幾乎沒有人享到天倫之樂,其子女不孝行徑之惡劣在中國歷史記載中從未見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今不孝子孫佔大多數,而我們卻依然詆毀孝道,莫非又要重蹈上一代的覆轍?

如今中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養老不可能,家庭養老是唯一的出路。莫非只有等到老去那一天,子女不管不顧、淒涼等死之時,才會明白孝道的深意?我們離不開孝道,如果認為古代孝道有問題可以進行修正,但如果只是一味詆毀孝道無異於自掘墳墓。今天社會問題實因不孝而起,非孝道不能解決。

  世界各國的老人節

1990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1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此外,許多國家還分別設有自己的敬老節或老人節,但日期各異,分佈在一年的12個月中,每個月都有老人節。

除此之外,有些國家的老人節或敬老節並不是確定在某一天。比如埃及將敬老節定在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美國將敬老日定在9月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又稱「祖父祖母節」;法國將老人節定在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