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什麼節氣_大寒過後是什麼節氣
大寒是什麼節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每年1月21日左右大寒。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大寒比小寒更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梁朝崔靈恩撰《三禮義宗》云:「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本來,冬至時太陽直射南迴歸線,處在北半球的我國,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地面接受的光和熱最少,天氣應該最冷,但實際最冷卻在冬至後的小寒、大寒節期間,即所謂「冷在三九」。這是因為,大寒節期間,雖然白晝比冬至節稍長些,但仍是日短夜長,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少,所以氣溫繼續下降,再加上此時從極地、西伯利亞、蒙古高原一帶的寒潮頻繁南下,不斷侵襲我國廣大地區,促進出現全年氣溫最低值。
由於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我國冬季和世界同緯度地區相比,東北偏低14—18'C,華北偏低10—14——C,長江以南偏低5—8℃,我國是最冷的地方。北京處於北緯40度,一月平均氣溫-4.7℃,而同一緯度的紐約是0.4℃。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漠河鎮(北緯53.29度)和英國利物浦同緯,漠河1月平均氣溫一30.6℃,而利物浦卻為4.2℃,相差30多度。漠河在1969年2月13日曾出現了我國極端最低氣溫一52,3℃的記錄,利物浦則從未降到-9.5℃以下。
黃河中下游地區大寒節平均氣溫-1℃,降水量1—5毫米。1月是中國絕大多數地區最冷的月份,我國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還有內蒙古根河地區,平均氣溫為一30——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有一年冬天出現了一58,7℃的最低氣溫,成為中國最低的氣溫記錄。通過無線電探空觀測珠穆朗瑪峰曾出現一60℃的低溫。
小大寒過後是什麼節氣
小大寒過後一年的24個節氣就結束了,下一個節氣將重新開始新一年的24節氣,即小大寒之後便是24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