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什麼守歲_春節守歲來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春節為什麼守歲_春節守歲來歷

春節守歲來歷

我國民間歷來就有除夕之夜守歲的習俗。說起「守歲」,在我國已有久遠的歷史了。關於守歲的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夥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可見,守歲習俗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經成型。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所謂「守歲」,就是除夕不睡覺的習俗。「守歲」又叫「熬年」。春節為什麼要守歲?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古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來作祟。兇猛無比的「年」生性嗜肉,從飛禽走獸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對象。為了對付「年」,人們逐漸摸索出其生活規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會趁著夜色,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雞鳴破曉之時即返回山林中。於是,人們把這一夜視為恐怖的「年關」,想出種種招數來對付「年」,比如守歲、燃放鞭炮、給孩子「壓祟錢」等,以驅鬼辟邪。

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提前吃完晚飯,熄火淨灶,把豬圈牛欄全部拴牢,宅院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熬夜守歲,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來。守歲,漸漸成為人們過年的習俗。

守歲時燃放爆竹、張燈結綵等,同樣是為了驅鬼魅除凶災。舊時有「三十放鞭,初一放炮」的說法,就是說三十晚上用燃放鞭炮的聲音可以驅趕來人間吃人的「年」。

春節守歲注意事項

1、娛樂適度。春節電影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大年三十,親友歡聚守歲,玩牌打麻將其樂融融,這往往打破平時建立起來的生活規律,對身體健康不利,若通宵達旦地娛樂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造成失眠,精神緊張,血壓升高,建議還是以不打破生物鐘規律,按時睡眠休息為好。

2、情緒穩定。春節喜事多,久別親友相聚守歲,電視節目的逗笑,極易使人興奮激動,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上升,導致腦溢血、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3、飲酒適量。親友相聚,飲酒守歲時,適當飲點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興,增加節日氣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老年人是有益的。但過多則對胃、肝臟、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都沒有好處,對原來患有血壓、心臟、肝臟、腎臟病的人來說危害更大。

4、飲食要少。有些地方大年三十守歲,零點以後就開始煮水餃,吃完水餃後睡覺。這樣對身體不好,因白天大多已食用了豐富的晚餐,一些油膩食物已不易消化,如果再多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水餃,對胃、胰腺都沒有好處。

守歲前可以做一些準備:守歲前要多吃一些熱的食物,多喝白開水,年夜飯不要吃得太飽。在熬夜的過程中最好休息半個小時左右,可以喝杯咖啡或濃茶提提神,並要隨時深呼吸,增加大腦需氧量。

熬夜後要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補充睡眠;起床後利用冷、熱水交替洗臉,刺激臉部血液循環,補充皮膚水分的流失;加強飲食補腦,應多吃豆類製品、魚類、牛奶、各種動物的腦以及新鮮蔬菜、核桃、大棗等。

春節習俗

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春節文化。

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春節文化。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文化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