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起居養生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處暑節氣

處暑節氣起居養生

處暑時節的起居養生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過後,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

那麼,如何來預防和調節秋乏呢?

首先,要睡眠充足。

夏天晝長夜短,天氣悶熱,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處暑後天氣變涼,就該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盡量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並要早睡早起,防止上班犯困。也可以適當午睡,這樣利於化解困頓情緒。

其次,是加強鍛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以早晚為好。只有體能充足,才能戰勝季節交替時身體的不適,有條件的可以登山、散步、做操,沒條件時伸個懶腰也可緩解秋乏。伸懶腰可使胸腔對心、肺進行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第三,最好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周圍擺上幾盆綠色植物。

「秋乏」狀態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係,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宜選擇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和綠蘿等。客廳適宜養植常春籐、無花果、豬籠草和普通蘆薈。這些植物不僅能對付從室外帶回來的細菌和小蟲子等,甚至可以吸納連吸塵器都難以吸到的灰塵。辦公室適宜養蘆薈和吊蘭,它們能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吸收甲醛。

最後,給大家介紹幾招解秋乏的小辦法。常梳發,經常梳理頭髮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易除疲勞。舌舔顎,用舌頭舔牙齒上顎,可以起到提神、補氣、養心的作用。齒數磕,牙齒多活動,相互磕一磕,保持牙齒健康,有助於消除疲勞。面多擦,用雙手揉搓面部,使面部紅潤,促進面部血液循環,防止感冒,緩解疲勞。

節氣養生--處暑(起居篇)

古人云有「處暑寒來」的一說,正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工作,所以養生保健應養肺滋陰和祛暑化濕並重。

起居篇——不宜過早增衣

1、早睡早起

起居應當早睡早起,保養秋收之氣。根據陽氣收斂的特點,在起居方面氣候由熱轉涼,注意及時增添衣物 。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就是大概晚上9、10點就可以入睡了,以順應陰精之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就是大概早上6、7點起床,以順應陽氣舒展,使肺氣得舒。

溫馨提醒:處暑之後的天氣經常會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清遠地區這段時間每天也是一陣雨一陣陽光,很是悶熱。這時頻繁出入空調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預防感冒了,特別是那些到現在晚上還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的市民,這時可以改吹風扇,並且不要對著狂吹,這樣可以避免感冒和關節痛。

2、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古人一條非常實用的「生活諺語」,「春捂」是為了幫助氣血走表散熱,促進陽氣生發;「秋凍」是為了氣血入裡保存熱量,促進陽氣潛降。因此,處暑後要使身體有一些涼意,不要天一冷就馬上全副武裝,穿很厚的衣服。而且初秋是「冷」並沒有感覺到「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而採取「秋凍」對於適應與抗禦後來冬天的嚴寒都有很大的好處,從機體適應能力上看,也可以說符合季節之間的「慣性原理」。

溫馨提醒:不要過早地增加衣服,尤其是小孩。看到季節變化,一些家長生怕孩子生病,於是急忙給孩子增加衣物,但這種做法不科學。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在這些抵抗力還沒發揮之前,就通過人為的方法制止,反而對身體不好。也就是說,在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後吹風,也很容易傷風感冒。這時可接受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