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白露的由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白露節氣

24節氣白露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白露節氣的由來

今年9月8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節令至此,正當仲秋季節,氣候一如春季,不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顏色較春天更艷,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特別是田野裡迎風招展的荻花。古詩云「日照窗前竹,露濕後園薇。夜蛩扶砌響,輕娥繞竹飛」。此時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可謂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時節。但此時節,地球上的許多有生命的東西,會在蕭瑟秋風中隨之由榮而衰。不過,萬物興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舜亡。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農曆8月,正是公歷9月的「白露」節,這時節,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如黃雀、椋鳥、柳鶯、繡眼、沙錐、麥雞,特別是大雁,便發出集體遷徙的信息,準備向南飛遷。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風清之夜,好像給人傳書送信——天氣冷了,要收割的莊稼趕緊收吧,並備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節的到來。

你知道白露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嗎?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秋色漸濃的景致如水墨般渲染而開。

三候

白露後五日為初候,鴻雁來。秋重,鴻雁自北而南遷徙,大者為鴻,小的稱雁。

再五日為二候,玄鳥歸。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再五日為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之義。「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天氣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溫差最大的季節,白天能達到二十八九度、晚上只有十幾度。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白天形成的濕熱之氣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結於草木,好像掛上了白色的珠子。

進入白露時節,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由此可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

習俗

品龍眼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當地習俗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這種說法固然比較誇張,但是白露節氣吃龍眼確實對身體多有裨益。

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吃「十樣白」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鴨子或豬肘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

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即白芍、白芨、白朮、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曬參,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在浙江文成,人們認為白露吃蕃薯可使全年吃蕃薯絲和蕃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蕃薯為習。

飲白露茶

江蘇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愛喝茶的老茶客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啜米酒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養生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表示,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會著涼受寒。

防秋燥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乾等症狀。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止咳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慎「秋凍」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梗等後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凍。

除此之外,像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添衣被

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

若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