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由來_端午節起源介紹
端午節由來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倣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介紹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祝福語
1) 短信一條簡簡單單,包含祝福一串一串:端午節到了,祝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健健康康,輕輕鬆鬆;團團圓圓,恩恩愛愛;和和美美,紅紅火火!
2) 古時屈原投汨羅,百姓祭奠過端午。如今佳節逾千載,意義不同傳統在。裹粽豎艾划龍舟,節目豐富又精彩。人民安居又樂業,國家富強立世界。端午節到了,願你閤家團圓,幸福開顏!
3) 湖光山色景色美,龍舟競渡鼓聲震。岸邊人湧如潮水,吶喊聲聲遠近聞。五月初五端午節,祭奠屈原佳節成。家家戶戶裹粽子,親親熱熱團聚情。祝你闔家團聚多幸福,快樂生活每一分!
4) 家和諧,人似仙,瀟灑走人間;酒當歌,曲輕彈,霓霞舞翩翩;花兒美,碧水蓮,日月彩雲間;夢成真,福祿全,祝願開心每一天,祝端午節快樂!
5) 假如一朵白雲代表一份幸運,我送給你整個天空。假如一朵花代表一個祝福,我送給你整個春天。願我能把世上最好的祝福帶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6) 餃子說:我代表吉祥!湯圓說:我代表如意!月餅說:我代表團圓!粽子說:我把好事都包起來,趁端午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7) 今年端午,粽子美味無比,快樂數不勝數,幸福又上龍舟,好運灑遍江湖。今年端午,祝福不再古板,傳遞不再老土,時尚醉人神秘,快樂由你做主。端午節快樂!
8) 滿街又聞粽葉香,眷戀源系羅江,纏纏綿綿情不盡,包包裹裹用心量!願你:捆不住幸福,嚼不夠甜蜜,剝不完快樂,剪不斷順意!端午節祝你快樂如意!
9)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棕葉包著親友情,友善關愛粽是情;門邊插上艾葉香,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爸媽端午節快樂!
10) 今天是端午,送你快樂無數:粽葉代表數錢「總也」數不完,富足包圍你;糯米象徵煩惱全部都「挪移」,心情亮晶晶;大棗預示健康將起個「大早」。短信祝你端午祥和一片,幸福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