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為什麼要拜月
拜月,指的是在中秋節晚上的一個習俗,你知道中秋拜月習俗嗎?
一、中秋拜月習俗
拜月是我國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早在古代,我國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二、中秋拜月原因
拜月習俗興盛於上古之時,源於先民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周代以後,對日月的隨意性跪拜演變為固定時間場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並成為皇權象徵。《國語·周語上》記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南北朝之後,我國古代歲時文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隋唐以後,國力昌盛、經濟繁榮,為節日遊樂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形成於唐朝初年的中秋節,將皇家壟斷的拜月活動,發展為千家萬戶全民賞月的浪漫節日,聚會、宴飲、拜月、賦詩等習俗隨之興起。
到了宋代,中秋節更加隆重熱鬧,少男少女們對月祈福許願,成為當時京城的流行時尚。據宋代金盈之的《新編醉翁談錄》記載,當時京城賞月聚會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城裡十二三歲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飾,到樓上或庭院裡焚香拜月,男孩子祈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孩子對月佇立、默默許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來,親人團圓、拜月祈福成為中秋節最重要的主題。記載明朝北京風俗的《帝都景物略》一書中,對中秋節祭月有詳細的記載。京城之外,全國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團圓、吃月餅等習俗都很興盛,吟詠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詞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蘇軾在「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對月而作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三、中秋節過法
為長輩準備豐富的團圓飯
不要破費太高,不要去酒店訂團圓餐,自己動手做一些可口的、豐盛的飯菜最好了,讓老人都坐下來,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在準備飯時盡量考慮老人的胃口和口齒,多準備一些鬆軟的飯菜。
與戀人共享情侶餐
伴侶和你榮辱與共,在這中秋佳節需要好好的疼愛她,準備一次浪漫溫馨是情侶餐不錯,可以在網上團購一個地方,不需要太昂貴,有良好的環境即可,和愛人好好的交流,彼此傳遞各自的心聲。
陪愛人看場電影
中秋節如果吃過團圓飯,兩人世界來了,可以陪著愛人去看場電影,一起感受兩人世界的美好。電影要選擇愛人喜歡的,特別是女方喜歡的,再準備她喜歡的小吃,兩人一起甜蜜吧。
陪家人談心、散步
陪伴是節日裡最真實的關心。中秋團圓日,理應給家人更多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