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紀念誰的_重陽節和誰有關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重陽節是紀念誰的_重陽節和誰有關

重陽節紀念的人物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要登高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節要吃花糕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這是一種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栗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的糕點。為增加美感,人們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後,會在糕點上撒上桂花。因此重陽糕也有桂花糕之稱。

重陽節要賞菊、飲菊花酒

每年的重陽節恰逢是菊花盛開的金秋,詩人陶淵明以愛菊、詩酒出名。於是,後人效仿他並召集文人雅士賞菊、宴飲暢談,故重陽賞菊、品酒的風俗由此而來。。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要插茱萸

古人認為,重陽節也是一個不吉之日,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或將茱萸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亦或插在頭上,能夠躲避凶邪、消除災難。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提到重陽節,廣為人知的或為王維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實際上,1988年我國就將農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九九重陽敬老,除了必須回家,當然還有孝敬爸媽;在國家的大力推動,重陽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湧現出入一系列如桔豆盒子等專為老人設計的科技產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