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各地的習俗_各地怎樣過重陽節
重陽節各地的習俗
重陽節習俗:湖北省之釀酒
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重陽節習俗:安徽省之龍燭會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重陽節習俗:河南">河南">河南省之賞花會
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每年金秋10月,開封會舉行一次菊花花會。南陽會在重陽節之時舉行老人登山比賽,登頂後進行喊山大賽,工作人員將借助分貝儀,根據選手的聲音大小決出比賽名次。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
重陽節習俗:陝西省之吃菊糕
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重陽節習俗:山東省之吃辣蘿蔔湯
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重陽節習俗:山西省之登高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重陽節習俗:河北省之互相送禮
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重陽節習俗:廣東省之相聚答歌
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籐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重陽節習俗
登高遠眺: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室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一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正意義的重陽節。
賞菊花飲菊花酒:飲酒作樂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進行的活動,在重陽節這一天菊花盛開,甚是迷人。在自家小庭院或者陽台之上,對著剛剛盛開的那幾盆菊花,喝著菊花酒,感覺是多麼愜意。另外,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吃重陽糕,這是一種習俗,就好比我們春節一樣,南方人吃粽子,而北方包餃子。
佩茱萸: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之中提到茱萸,說「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佩茱萸也是重陽節要干的活動喲。人們在重陽節這一天佩茱萸,是因為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用於寄托辟邪求吉的希望。
重陽節來歷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