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適合吃什麼水果和食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大寒節氣

大寒適合吃什麼水果和食物

【大寒】大寒吃什麼,12種食物最養生

大寒吃什麼

俗話有雲,「大寒大寒,防風抵寒」。在大寒時節裡,推薦大家吃些辛辣食品、紅色及有甜味的食品,有暖身效果。同時,大寒前後也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暖身食物當然不能錯失。到底大寒吃什麼?小編給您推薦12種適合大寒節氣的養生食物——

1、冬瓜

冬瓜的膳食纖維很多,可幫助降低血糖,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冬瓜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也是不錯的食療佳品。

2、彩椒

紅、黃、綠的彩椒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含有可以抗氧化的VC,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維持免疫機能,在感冒頻發的冬季經常吃一些彩椒可以提高抵抗力,是預防感冒的好食物。

3、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而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可以提高身體耐寒能力,還能補氣血。

4、核桃

核桃不但富含可促進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磷脂和維生素E,這些營養素對於抗寒都有一定的幫助。

5、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6、糯米

大寒節氣,在民間有吃糯米飯的習慣。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吃後全身會感覺比較暖和。而中醫學更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7、山藥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8、梨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季發熱和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疼,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

9、香菇

香菇能夠有促進消化,能夠起到養胃的作用,不僅僅如此,香菇還可以延緩衰老、防癌抗癌、治療便秘。早在古代文獻上就記載,菇菌類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治療皮膚病等多種功效。

10、羊肉

羊肉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御寒祛濕之功效,歷來被用作冬季御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冬季常食還能保護胃腸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進消化吸收。

11、海帶

人體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碘卻必須依靠「外援」。因此,冬季養生應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12、甘蔗

甘蔗能補血潤燥,不但提神,還能清熱、下氣、補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入冬後,很多上班族常會感到頭暈嗜睡,反應能力下降,這時吃些甘蔗就大有益處。

大寒時節凍冰冰,適合吃哪些水果呢?

橘子

冬季,是橘子的當造時候,其不僅口感酸甜,營養豐富,而且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眾所周知,曬乾後的橘皮,也就是陳皮富含藥用價值。而橘絡也有作用,其中富含一種名叫「蘆丁」的物質,這種物質能保護人體血管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血管破裂,如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橘絡可以直接吃,也可用來泡水喝。

橘子的果肉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膳食纖維及果膠,可輔助治療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還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的功效,主治嘔逆食少、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病症。

甘蔗

除了橘子,甘蔗也是冬季養生祛火的食療佳品。甘蔗滋補清熱,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甘蔗含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擁有滋補清熱、通便解結的作用。作為清涼的補劑,它可治療因熱病引起的傷津,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引發的咳嗽氣喘。甘蔗汁還可緩解酒精中毒。

據介紹,甘蔗外皮顏色不同,食療功效也有差別。皮色青黃的甘蔗,有清熱之效,解肺熱、腸胃熱,但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性質溫和滋補,既能充飢、止咳、健胃,還能補充體力,但喉痛熱盛者不宜吃。此外,甘蔗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者,要謹慎食用。

柚子

柚子堪稱是冬季的最佳水果。它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高,可以預防感冒,美容肌膚。冬天蔬菜水果較其他季節種類少,而柚子則可以在冬季給我們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23mg,維生素C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還可以促膠原蛋白合成,美容皮膚。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