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後的天氣怎麼樣
雨水後的天氣
雨水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歷2月18-20日),節氣時段為雨水日起,到驚蟄日前(公歷3月4-5日)結束。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此同時,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並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既不甘退出主導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可是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段時間候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已進入氣候上的春天。除了個別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終止。嫁接果木,植樹造林,正是時候。華南繼冬干之後,常年多春旱,特別是華南西部更是"春雨貴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時可引起強降溫和暴風雪,對老、弱、幼畜危害極大。所有這些,都要特別注意預防。
雨水不僅表明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但是,雨水季節,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天氣變化多端。
雨水到,草木萌動,我們從「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意味著除了西北、東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區仍處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許多地區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了由冬轉春的過渡,在春風雨水的催促下,廣大農村開始呈現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天氣特徵
西北、東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我國的西北、東北依然沒有走出冬天的範疇。從2月份的平均氣溫來看:蘭州、西寧、烏魯木齊、瀋陽的月平均氣溫分別是-1.0℃、-3.9℃、-9.7℃和-6.9℃,可見這些地方還沒有擺脫冬季的寒冷,天氣仍以寒為主,降水也以雪為主。
黃河中下游地區(華北地區)
這時冷暖空氣的交鋒,帶來的已經不是氣溫驟降、雪花飛舞,而是春風春雨的降臨。此時這一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已經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極端最高氣溫可達到20多℃,已經沒有了降雪的條件,即便先人們以第一場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時節,小麥進入了返青階段,這時的小麥對水分的要求較高。而此時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時段。從《1971——2000年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我們統計了2月份石家莊、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別只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謂「春雨貴如油」。
華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華南地區是春意盎然,百花盛開。
華南地區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氣溫是:廣州14.5℃、南寧14.1℃、海南島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別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雖說雨量比黃河中下游地區多出好幾倍,但這裡氣溫高、蒸發量大,還是缺水。尤其是華南南部和海南島的局部地區,這一時期的雨量仍比較少,往往會出現春旱。若受強冷空氣影響,平均氣溫低於10℃的話,對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如果說這些地區,「立春」是春天的第一樂章「奏鳴曲」:春意萌發、春寒料峭。雨水之後,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曲」:氣溫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間「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一幅冬末春初的風景。
養生的注意事項
1、勿過早減外衣。「燥寒凍肉,濕寒入骨。」由於春氣湧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洩,濕寒交換於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
2、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濕寒滯留於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於頭,頭易疼痛。
3、洗頭及時吹乾。洗頭之後應及時用熱風機吹乾。否則,水濕留於髮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於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如毛髮未干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症。
4、吃食物以平性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鬱熱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鬱熱令人「貪涼」,過於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症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