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養生注意哪些事情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雨水節氣

雨水時節養生注意哪些事情

養生注意的事

1、注意預防倒春寒引起的疾病

雨水期間要注意「倒春寒」現象。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濕。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市民應該注意身體保健,避免在這個時候招病。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適應新的氣候條件。由於春氣湧動,身體偏熱的人容易出汗,這時候脫衣服容易著涼,不減衣服悶熱難受。

2、年老體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儘管養生道上有種說法,稱常年用冷水洗臉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若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很容易侵入關節,加之沒有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濕寒滯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在頭上就容易出現疼痛等症狀。

另外,在春季時期,濕冷猶存,洗頭後應該及時用風筒吹乾。否則,水濕留於髮際再變涼,很容易使濕寒聚於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尤其是洗完頭就趕著出去,毛髮未干又被冷風吹過,很容易出現「偏頭風」的症狀。

3、暖濕天氣注意脾胃氣滯

首先平時喝水盡量喝溫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現所謂的上火症狀,不宜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另外,注意食物清潔與保鮮,避免出現腹瀉等問題。這時候不可以盲目進補,避免助陽外洩,肝木生發太過,克傷脾土,同時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膩脾胃,肝郁脾虛,脾失健運,造成水濕不化、聚濕生痰、助長濕滯,導致一系列的脾胃問題。

4、飲食以平性為宜

「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鬱熱,因此不宜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鬱熱使人「貪涼」,過於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症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養生方法

1、吃

雨水後天氣轉暖,風多物燥,早晚較冷,人體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飲食上應少酸多甜,可選擇韭菜、百合、山藥、荸薺等。

2、動

作息起居應早睡早起,重視午覺。早春節氣仍然較為寒冷,不宜劇烈運動。天晴時戶外鍛煉,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運動量以「微汗」為宜。

3、穿

雨水後,春寒料峭,老人小孩要「春捂」,預防「倒春寒」。「春捂」最重要的是捂好腿和腳,很多人習慣減衣服時先減幾條褲子,其實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遭風寒侵襲,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兒童,受寒後,易引起感冒、哮喘等疾病。

4、調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此外,變化無常的天氣,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不利。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心靜平和、舒暢。

養生美食

銀耳粥

配方: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摘淨洗好銀耳,淘洗乾淨大米,放入鍋內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遺精腰痛,婦女帶下等症。

菊槐綠茶飲

潔淨的菊花、槐花、綠茶各5克,放入瓷杯.用滾開水沖泡,加蓋後浸泡10分鐘,不時代茶飲用。可清熱去火。

潤燥:胡蘿蔔南瓜粥

功效:能補水潤燥,讓皮膚柔潤、有彈性。

做法:大米300克,糯米300洗淨浸泡2個小時;鍋燒熱水,倒入米熬粥40分鐘;放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蔔,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薏苡仁黨參粥

功效:每天早餐食用,不僅能祛濕健脾,還能補氣補血。

做法:薏苡仁30克洗淨,放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參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乾淨。三者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鐘,放冰糖調味。

紅燒豬蹄

原料:豬蹄750克,鹽、蔥各13克,姜8克,香油、料酒各25克,花椒5粒,長壽籐3克,冰糖50克,湯1300克。

做法:1、將豬蹄刮毛洗淨,剁去爪尖劈成兩半,用水煮透後放入涼水中;姜、蔥拍破待用。

2、用炒勺將少許香油燒熱,放入冰糖炸成紫戲色時放湯調至淺紅色為度。

3、加入豬蹄、料酒、蔥、姜、鹽、花椒,湯燒開後除去浮沫,用大火燒至豬蹄上色後,移至小火燉爛,收濃汁即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