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分節氣

春分時節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什麼

注意養肝

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需要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酒會傷肝,春季更不宜飲酒。泡點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熱的作用。

食物的陰陽互補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餚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於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預防眼病

中醫認為應從調肝補腎入手來預防和治療眼病。因為,「肝開竅於目」,只有肝的精氣充足,眼睛才能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肝火上炎,可見雙目腫赤,肝虛則會雙目乾澀、視物不清。「腎為肝之母,肝腎同源」,腎的氣血充足,才能維持肝的正常功能。

避免情緒波動

精神分裂症在春季高發的原因,與肝臟疏洩功能失調不無關係。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當心情不暢時,會影響肝臟的藏血功能,而如果肝氣不疏,鬱熱化火,最終也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怒傷肝,悲勝怒。」如果情志抑鬱,肝的疏洩功能就會紊亂,進而肝郁化火,擾亂神明。春分前後,要注意避免情緒波動,多做戶外活動。迎風順氣、隨風送憂。

養生禁忌

忌大熱大寒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總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防止因此類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應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有補虛損、降血壓、涼血止血的功效;春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去煩、利尿等功效,都是春分宜食之品。

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僅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精神疾患多發的時候,因而春分時節切忌大喜大悲,否則不利於肝氣的疏洩。可利用春光明媚時多做戶外活動,或與好友結伴郊遊,以保持身心平衡,此外,春天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同時保證睡眠質量,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宜定時用餐,適當鍛煉

由於春分冷暖交替、乍暖還寒,人很容易出現高血壓、月經失調、過敏性疾病等。要特別注意定時睡眠,定量用餐,以達陰陽互補。可逐漸開始晨練,以散步、慢跑、打太極為宜。春分後雖然天氣日漸暖和,但日夜溫差較大,按照「勿極寒,勿太熱」的原則,早晚要適時添加衣物,平日多曬太陽。

養生事項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係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產生,都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之故。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裡,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於我們人類健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