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特點
小暑節氣天氣特點
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33℃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前後,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節氣農事特點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早稻處於灌漿後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穫,要保持田間幹幹濕濕。中稻已拔節,進入孕穗期,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櫱,應及早施好分櫱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於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調植株體內養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節。」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我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說:「伏天的雨,鍋裡的米」,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颱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 ℃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佈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前後,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小暑節氣飲食特點
大棗高粱粉
配抖:紅高梁5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大棗去核炒焦,高梁炒黃,共研細末,2歲小孩每次服10克,3-5歲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將栗子去殼搗爛,加清水適量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餵服。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炒綠豆芽
[配料] 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 豆芽洗淨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療瘡瘍。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皮切絲,蔥洗淨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 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蠶豆燉牛肉
[配料] 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 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後改文火,放鹽煨
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補虛強體。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併,隨量飲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對於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