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白露節氣

白露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白露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我省盆地二十四節氣的氣候中,白露有著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盆地常年白露期間的平均氣溫比處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區氣候(5天)平均氣溫先後降至22℃以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時序開始進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現於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區最多,盆地中部相對較少。「濫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農諺,雖然不能以白露這一天是否有雨水來作天氣預報,但是,一般白露節前後確實常有一段連陰雨天氣;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強度小、雨日多、常連綿的特點了。

與此相應,盆地白露期間日照較處暑驟減一半左右,遞減趨勢一直持續到冬季。白露時節的上述氣候特點,對晚稻抽穗揚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響中稻的收割和翻曬,所以農諺有「白露天氣晴,谷米白如銀」的說法。充分認識白露氣候特點,並且採取相應的農技措施,才能減輕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緊蓄水,特別是盆地東部的白露是繼小滿、夏至後又一個雨量較多的節氣,更不要錯過良好時機。

白露之要潤肺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攝入大大增加。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發現自己早上起床不像夏天那麼利索,中午吃完飯以後一定要「小瞇」一會兒才行。這是不是就是秋乏的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呢?有關專家建議,這一時段應注意調整好日常起居,養精蓄銳,從而更好地應對「秋乏」。同時,白露以後,燥氣漸盛,燥易傷肺,潤肺護肺要提上日程。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攝入大大增加。加上氣候宜人,汗出減少,人的陽氣漸漸收斂,也就特別想睡覺。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還會積極地儲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正所謂越吃越饞,所以很多人在秋季食慾變好,稍不小心,體重就增加,而體重的增加,人就更不愛動,困乏也會悄然襲來,正所謂越睡越懶。

秋天,人還容易口渴乾燥,應該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秋燥帶來的不適。專家強調,白露以後,氣候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解乏,應以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精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白露之解秋乏

起居調養:秋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得太過。中秋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變天則易受涼感冒。

飲食調養: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粥,做粥的大米、糯米等主料可以健脾胃、補中氣、防秋燥,像蓮子百合煲、銀耳枸杞蓮子大棗湯、薏苡仁菱角粥等,都很適宜。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從養生角度講,適宜多吃一點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龍眼、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蔔、銀耳、蜜棗等。此外,白露時節也適合喝粥,另外,白露時節天氣轉涼,西瓜、冷飲等不能隨意吃了。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此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

運動調養: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應該注意防寒保暖。所謂「春捂秋凍」也有一定科學意義。經常蝸居在寫字樓裡,沒有空調就極度不適應的年輕人,此刻在也要減少開空調,多參加體育鍛煉,讓一個夏天僵固的身體進行必要的伸展。 穴位調理:秋季宜潤肺,肺屬金,因此,大腸經和肺經處於最旺狀態。從五行來說,金旺克木,木主脾胃,所以,在秋季,注意保護脾胃,加強膽經和肝經的功能。可以在白露節氣,取期門、下脘、章門、曲泉、陽陵泉、懸鍾等穴位用艾條灸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