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冬至節氣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吃餃子,竟與此人有關?冬至吃餃子的來歷你不知道吧!

二十四節氣——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這一天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冬至起源甚為久遠,從殷商到秦朝都曾以冬至歲首,周朝以前就有「過冬至」的習俗。「冬至」正式被確定為「冬節」,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漢代,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賀冬」,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君不聽政、民間歇市,全部休假三天來慶賀,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不過,在中國南方地區一般吃湯圓、餛飩,還有年糕。

那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捨藥留下的。

冬至餃子怎麼吃?

肥肉餃子要少吃

很多老人覺得「肥肉又香又好吃,所以餃子裡必須多放」。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吃的肥肉過多容易導致許多的心腦血管的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壓,膽結石的等疾病。所以肥肉餃子應少吃,少放肥肉多放蔬菜:

小貼士

1. 包餃子最好一份肉類搭配三份未擠汁的蔬菜原料

2. 最好切菜,而不要剁菜,以便減少菜汁的流失

3. 餡料所用肉類為九分瘦肉

4. 減少用油、用鹽的量

油鹽適量才健康

除了多放肥肉,還有些家庭喜歡在包餃子的時候多放油,事實上,油多了,餃子的口味就容易膩。再多加鹽或醬油調伴,口味是好了,可吃進去的鹽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鹽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要少,這樣吃起餃子才更健康。

來點醋蒜更美味

醋和蒜可以稱為餃子「伴侶」,吃餃子離不開醋(小編吃餃子就是必放醋的類型)、少不了蒜。好多人怕吃蒜後的氣味不敢吃,其實,可以把蒜搗成蒜泥,飯後記得及時漱口就可以開開心心吃餃子了,健康美味又營養。

自己動手歡樂多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很多人喜歡到超市買速凍水餃,方便又衛生。但冬至吃餃子,其實吃的是濃濃的情懷,可以與親人團圓相聚,一起吃餃子,這樣的溫馨時光,我們要好好珍惜,所以最好吃的餃子還是家裡一起包的才好。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東漢時候,南陽有個張仲景,是個名醫。他醫術很高,不管什麼疑難病症,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讚他是妙手回春的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東奔西走的窮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很難受。

張仲景一到家,登門求醫的人很多,他雖然很忙,可是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他叫他的執事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個棚子,盤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捨藥治凍傷。捨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然後分給來討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渾身發暖,兩耳生熱。

再說,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當地百姓治病,受到那裡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後,長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著鄉親們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患重病,長沙老人說:長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在長沙。南陽的人哪裡肯依?兩下裡就為這事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靈繩在哪裡斷了,就把我葬在哪裡算了。"眾人一聽,也不再爭論了。

那年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長沙來了許多人弔喪,並要把他的屍體運到長沙去。遵照他的遺囑,南陽和長沙的人抬著棺材上路了,走到當年捨"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忽然斷了。眾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墳。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冬至這天壽終的,又是冬至這天開張捨"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