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節習俗_潮汕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端午節

潮汕端午節習俗_潮汕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賽龍舟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倣傚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上山采青

端午序屬初夏,蚊蟲繁生、人易被感染生病。據傳,端午這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所以在昔時,人們要上山採一些草藥,如金銀花、麥冬、天冬、山葡萄之類回家備用,以除疾病。據說這時采的草藥比起平時得來的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另外,上山采青也可以多吸取大自然的清新空氣,這對身體健康本身也是十分有好處的。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 插艾蒲

五月夏至,氣候溫濕,是疫病流行季節,故古人認為除了要施行巫術驅除毒病之外,還要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黃之類藥物。由於這些藥物具有芳香解毒、驅毒避瘟之功能,後來便在端午節廣為使用,並成為民俗。潮汕插艾掛蒲的歷史悠久,明陳天資《東裡志》中說到:「(五月五日)仍懸蒲艾於門,以迎祥避惡」。可知早在明代前,潮汕已有插艾蒲的習俗。至清代,這種活動更盛。清順治《潮州府志》曰:「(五月五日)插艾蒲於門」。清乾隆《南澳志》云:「端午日,昔人取艾懸戶,掛蒲泛酒。今合艾與蒲共懸之,謂蒲似劍也」。清嘉慶《澄海縣志》記載更為詳細:「(端午節)以艾葉、榴花簪發,童稚用彩綢縫小荷包,裹雄黃末並道符佩身上,謂可避邪」。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浴藥湯」

「浴藥湯」的風俗,在文獻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比插艾掛蒲還早。《大戴禮記o夏小正》中寫到:五月,「蓄蘭為沐浴也。」可知這種習俗在周代已經普及,所以端午節也別稱為「沐蘭節」。在潮汕,這種浴藥湯的習俗也長期存在。清順治《潮州府志》和清乾隆《揭陽縣志》都有「(端陽)采百草為湯以浴」的記載。這比起古時單用澤蘭沐浴,顯然減少了驅病避邪的巫術色彩,而增加了衛生保健的作用。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掛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潮汕過端午節的習俗:喝「龍鬚水」

龍是我國最為廣泛的圖騰崇拜之一。民間傳說五月五日為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使人身體健壯,能治好疾病。故這一天人們喜歡挑「龍鬚水」也就是龍舟划過的溪水回家貯存、食用。說是「龍舟水」經久不變質,格外清甜,飲後能消災祛病保平安,婦女用它洗頭還能治頭風。這種習俗,方志也有所記載。如清乾隆《揭陽縣志》說:端午,「汲江水,儲之謂之節水,經久不敗。」清光緒《潮陽縣志》說:「端午釀角黍……且有汲龍船水飲之者。」民間還認為,端午日的雨水也為「龍鬚水」,用陶瓷甕貯存起來,日後喝「龍鬚水」能治好疑難雜症,並且是貯存時間愈久愈靈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