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怎麼過中秋_唐朝中秋節風俗習慣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秋節

唐朝怎麼過中秋_唐朝中秋節風俗習慣

唐朝中秋節習俗

從《周禮·春官》的「中秋夜迎寒」一說來看,「中秋」在中國古人心中已佔有一定位置,但此時的「中秋」與現代的「中秋節」並非同一概念,即便到了節假日最多的唐代,八月十五都不是法定節日。倒是當時的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已將八月十五列為法定節日,放假三天。

雖然八月十五不是節日,但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動還是很豐富的。這一天,最為活躍的是女性,特別是女孩子,後來廣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愛做的事情。「大歷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詩,所描寫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

開簾見新月,

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裙帶。

詩中的「新月」,便指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剛升起的月亮。在唐代,「女子拜月」風俗頗為流行,不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施肩吾的《幼女詞》,進一步證明了拜月風俗對唐代女性的影響,連小女孩都知道——

幼女才六歲,

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

學人拜新月。

唐代女性為何喜歡中秋拜月?這裡有極深的文化內涵和宗教背景。在古人看來,中秋節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一樣,都是女性節日。古人認為萬物有靈,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陰之神,與代表男性的「太陽神」相對應。

「嫦娥奔月」的神話誕生後,作為月神的月亮更被擬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賜予女性美貌、愛情與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這一觀念在唐代已被廣泛認同,唐代女性愛拜月,便很好理解了。

後來,唐代女性的「拜月」風俗逐漸成為中國女性共有的中秋節風俗,希望「貌似嫦娥,圓如潔月」,由此還衍生出「月亮占候」、「摸秋送瓜」等風俗。

古代女性如何拜月?明末文人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場》裡有這樣的記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

至於「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節日規則,應該是古代女性出於維護自己節日空間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事實上,這一規則並非「全國通行」,有的地區拜月便不避男性,甚至男女同拜,明嘉靖時期的《固始縣志》曾記載,當地「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

唐朝中秋節故事

《舊唐書·玄宗上》載:玄宗「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於東都。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唐玄宗生性儒雅,多才多藝,因此,他過中秋節也具有詩情畫意。

據《唐逸史》《龍城錄》《太平廣記》等相關文獻記載,唐朝開元年間,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銀,溫柔地灑下層層清輝。唐玄宗李隆基與方士羅公遠在宮中飲酒賞月,廣袖舒展,琴弦笙歌。望著皎潔的月光,玄宗不由地說:「此月普照萬方,如此光燦,其中必有好去處。嫦娥竊藥,奔在月宮,既有宮殿,定可遊觀。」說到此處,玄宗仰面長歎:「只是如何得上去?」

羅公遠說道:「啟稟皇上,這有何難?」說著,擲手杖於空中,即化為一座銀色大橋,直通月宮,「皇上請御駕啟行。」於是,玄宗與羅公遠二人移步踏上銀橋,直上青雲。過了橋,走上10餘里,見到一座城闕,露下沾衣,寒氣逼人,面前有座玲攏四柱牌樓。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鎏金大字「廣寒清虛之府」。羅公遠說:「此乃月宮也。」玄宗從大門走進去,但見庭前有一棵大桂樹,扶疏遮蔭。仙女數百,素衣飄然,婀娜多姿,隨音樂翩翩起舞於廣庭中。

玄宗看得如癡如醉,默默記下仙女們優美的舞曲。回到人間後,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聲調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然後配上模仿月宮仙女舞姿的舞蹈,這就是聞名後世的《霓裳羽衣曲》,唐明皇夜遊月宮由此成為千古佳話,月宮從此也有了「廣寒宮」之稱。當然,這是野史的記載,或許只是唐玄宗的一場夢,不能信以為真,權當吃餅賞月時的談資吧。

中秋節月餅由來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嚐,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當時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供品一應俱全,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