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除夕吃什麼食物
古代除夕吃的食物
1、先秦時吃「麥飯」,唐朝以後米、面才普及:無論年夜飯上有什麼山珍海味,人們也少不了要吃主食。米飯、饅頭、麵條成為今天中國人最重要的主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先秦時期,中國人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所謂「五穀」中的粟、黍、稷,第一個對應的可能是「小米」,後兩個則可能是「黃米」。
2、魏晉至唐宋,羊肉長期統治餐桌;野味豐富,鹿肉曾是「大眾食品」:過年餐桌上當然少不了肉。現在中國人吃豬肉最多,牛肉和羊肉次之。但是在魏晉直至唐宋這段時間裡,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養羊區域擴大,羊肉超過豬肉,成為中國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
3、唐朝禁止吃鯉魚,生魚片是古代文人最愛:過年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天上飛的」和「水裡游的」。古代養雞業很發達,人們也習慣吃雞肉,孟浩然就有「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的名句。河中的魚那是捕撈不盡,價格相當便宜。
除夕的古代記載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歷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捨,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古代除夕的習俗
1、驅儺:驅儺在宋代有大儺儀、小儺儀之分。盛行於宮中的主要為大儺儀。據宋代人解釋,大儺,意在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
3、年餺飥:餺飥,是宋代除夕所製作的一種特色小吃,類似於今天羊肉泡饃等湯餅類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餛飩,年餺飥的說法。大詩人陸游《歲首書事》一詩有言:中夕祭余分餺飥,犁明人起換鍾馗,並自注:鄉俗以夜分畢祭享,長幼共飯其餘。
4、試年庚:陸游《劍南詩稿》有云:鄉俗,歲夕聚博,謂之試年庚。即將除夕這一天的賭博輸贏視為預測下一年人生命運的遊戲。另外陸游《新歲》一詩中,明燭聚呼盧之句便專指此遊戲。
5、消夜果:除夕夜闔家團聚,為了打發晚上閒暇時光,宋代時,很多人家都要準備一些消夜食品,也叫消夜果。供宮中皇子、女眷玩耍、食用。而在普通百姓家中,雖不能如宮中豐盛,但也極盡所能,準備消夜果,力保年節順心。
除夕的禁忌
1、忌倒污水、倒垃圾:據說,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2、忌剩下漿糊:臘月裡貼窗花、對聯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塗。
3、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4、不能動「魚」: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5、忌過早睡覺:守歲,其實就是在除夕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守歲」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6、零點必須回家:團圓的年夜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