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寒的含義 大寒節氣是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大寒的含義 大寒節氣是什麼意思
每年1月21日左右大寒。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大寒比小寒更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梁朝崔靈恩撰《三禮義宗》云:「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本來,冬至時太陽直射南迴歸線,處在北半球的我國,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地面接受的光和熱最少,天氣應該最冷,但實際最冷卻在冬至後的小寒、大寒節期間,即所謂「冷在三九」。這是因為,大寒節期間,雖然白晝比冬至節稍長些,但仍是日短夜長,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少,所以氣溫繼續下降,再加上此時從極地、西伯利亞、蒙古高原一帶的寒潮頻繁南下,不斷侵襲我國廣大地區,促進出現全年氣溫最低值。
大寒物候
雞乳—古時候,人們把母雞孵小雞,稱為「雞乳」。大寒是什麼意思?按照古人的解釋,家禽雞宜在立春前孵小雞,隨陽氣生發而成形。所以,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將「雞乳」作為大寒節氣一候的候應。
征鳥厲疾—古時候,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人們發現每年一到冬季大寒節氣,老鷹之類的征鳥就都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每日盤旋於空中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寒冬。因為這些鳥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映比較突出,所以,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將這種現象概括為「征鳥厲疾」作為大寒節氣二候的候應。
水澤腹堅—古時候,人們就發現每年一到冬季「三九」「四九」期間,水域中的冰是冰凍得最結實。尺寸也是最厚的時候。所以,古人多在小寒與大寒時取冰。放入冰窖中收藏以備夏天之需。因此,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將水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這一反映,歸納概括為「水澤腹堅」作為大寒節氣三候的候應。
大寒節氣吃羊肉蘿蔔粥
說到冬天食用最多的肉類,非羊肉莫屬了,而冬季最適合食用的蔬菜,要數蘿蔔了。羊肉屬於溫陽補腎和暖身御寒的肉類,特別適合寒冷的冬季食用。而蘿蔔在民間又被譽為「小人參」,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煩醫生開藥方。
我們在大寒時節不妨多喝點羊肉蘿蔔粥,這樣不僅可以補腎強身,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補血養顏。首先我們要將羊肉和蘿蔔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清水一同燉熟。要想去除羊肉的膻味,我們可以加點生薑或者是花椒。羊肉蘿蔔煮開後,我們在鍋中加入粳米同煮,出鍋前放入少量的蔥白和食鹽就可以了。
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經常會出現腎虛勞損、腰酸背痛和怕冷的症狀,這時我們不妨多喝點羊肉蘿蔔粥,這些症狀就可以得到明顯的緩解。不過羊肉屬於溫性食物,牙痛和便秘的患者最好少喝羊肉蘿蔔粥。
天寒地凍,防凍瘡最重要
對於凍瘡,最重要的是預防。在嚴冬季節,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使氣血流暢;保證營養和睡眠也很重要;還要加強防寒措施,注意保暖;鞋襪不能太小,裹腳不要過緊,以免妨礙血液循環;兩腳要常常活動活動,兩手可不時互相搓搓;飲食宜吃得熱些,睡前用熱水燙燙腳,外出勞動時可塗些蜂蜜膏。
對於容易長凍瘡的人,可用辣椒根(或辣椒)煎水泡洗手腳,也可內服當歸四逆湯(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棗10克,細辛3克、木通6克、炙甘草6克),煎水,分3次服。凍瘡初起,尚未發生水泡之前,將患處用溫開水洗淨,揩乾,每日用辣椒酒或松香合劑塗擦二三次,有消腫、止癢、止痛的功效。
已有水泡而未潰破的凍瘡,切勿亂刺亂挑,可先用溫開水洗淨,揩乾,塗些辣椒軟膏,輕輕搓揉,每日二三次。如果水泡已潰,則要注意消毒,將患部洗淨後,可敷上蜂蜜膏。內服當歸四逆湯治療凍瘡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