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這些立春習俗你家鄉有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立春節氣

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這些立春習俗你家鄉有嗎

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這些立春習俗你家鄉有嗎

迎春

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黃庭堅有詩寫道:「田園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種的時節,因此,說到耕地,也應該稱為春耕。

我國是農業國家,對於節令,極為重視。迎春的禮儀,在《月令》中有所記載,到東漢明帝時逐漸完備,後世更將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員也簫舉行迎春典禮,時間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間,迎春的儀式更是鋪張盛大,十分熱烈,其宗旨一方面在於勸農務耕,注重生六一方面示人須珍惜韶光,不要辜負一年之中的最好季節。

嚼春

立春吃春餅生菜等,俗稱嚼春、咬春或者嘗春。唐朝時,立春這一天有製作春盤的習俗。《四時寶鑒》載:「立春日,唐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立春》中寫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王,菜傳纖手逃青絲。」岑參有詩道:「汝南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宋朝蘇軾有:「青蓄黃菲試春盤。」金朝元好問亦有:「裡社春盤巧欲爭,裁紅暈碧動春情。」這些詩句用意都在迎新。

咬春

供春季食用的蘿蔔,多在上一年晚秋播種。蘿蔔根部肥大,味甘質脆,顏色發紅的還可以順氣醒睡,化痰清熱,健身美容。蘿蔔生吃最好,汁水越多,功效越好。患有胃酸的,最好能每餐生吃紅蘿蔔,尤其以鮮嫩者為佳。我國北方,立春日盛行吃蘿蔔,據說可以解春困。《城北集詩注)說北京的風俗皆在立春吃蘿蔔,叫作咬春。此時,往往半夜中,街市仍然有人出售蘿蔔,並叫賣著「賽過脆梨!」彭蘊章《幽州土風吟·咬春詞》中寫著:「蘿蔔辛,名咬春,此是古人菜根意,可愧一食萬錢人,食萬錢,態遊戲,笙歌歲裡朝朝醉,不到山村水邊去,九十韶光睡夢中。春人誰識春滋味。」

接春

樟葉就是樟樹的葉子,性質辛溫,香氣辛烈。燒樟葉可以辟邪,除濕氣,殺蟲。本日,浙江東部的人多在庭院裡燒樟樹葉,使其僻啪作響,傳說可以祛陰邪,俗稱接春,也稱烽春。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大』、「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

還有人給門板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是會繪畫的人,常給門嵋上畫一幅《梅花開五福》或《臘梅圖》。

塑土牛

小孩塑小土牛,意在讚美春牛的勤勞強健。

送春牛圖

古代立春節,民間藝人製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

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這是簡陋的「春牛圖」,而有些年畫中的「春牛圖」十分精緻,如楊柳青年畫、武強年畫、鳳翔年畫中的『春牛圖」,都是年畫佳作。

這種立春時節送「春牛圖」的形式,在有些地區又叫做「報春」。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贊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

戴春雞

有的婦女用青色綢剪成春燕、春蝶飾於頭上;女孩子剪綵為蝶燕,稱為「春雞」,戴在頭上,爭奇鬥艷;有的頭上插上寫著春字福字的紅絨花,或用彩色績羅,剪出象徵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鳥等替在髮髻上;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

也有的用紅紙剪刻個雄雞形狀貼在屋門上,因雞與「吉」諧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瑤筐彩燕先呈瑞,金縷晨雞未學鳴。」這首古詩正寫出春色滿院,歡樂迎春的情景。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構、秋嘗、冬L、春社、秋省,而遂大蠟,天子之祭也。」

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

社日以祭神為主,並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

南朝梁宗擦《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醒,為屋於樹T9先祭神,然後饗其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