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雨水的民間習俗介紹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雨水節氣

關於雨水的民間習俗介紹

民間習俗

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則是乾爹)

以前人們都有一個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乾爹。而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這可能也與以前的醫療條件有關,因為醫療條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無法醫治。所以需要借助乾爹的福氣將孩子帶大)於是便有了雨水節拉保保的活動。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成為一方之俗。

而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川西民間這天有個特定的拉乾爹的場所。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乾爹的父母手提裝好酒菜香蠟紙錢的兜兜、帶著孩子在人群中穿來穿去找準乾爹對象。如果希望孩子長大有知識就拉一個文人做乾爹;如果孩子身體瘦弱就拉一個身材高大強壯的人作乾爹。一旦有人被拉著當「乾爹」,有的能掙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脫身,大多都會爽快的答應,也就認為這是別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運也會好起來的。拉到後拉者連聲叫道:「打個干親家」,就擺好帶來的下酒菜、焚香點蠟,叫孩子「快拜乾爹,叩頭」;「請乾爹喝酒吃菜」,「請干親家給娃娃取個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後也有常年走動的稱為「常年干親家」,也有分手後就沒有來往的叫「過路干親家」。

雨水節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女婿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節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籐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在川西民間,雨水節是一個非常富有想像力和人情味的節氣。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滿一種雨意濛濛的詩情畫意:早晨天剛亮,霧濛濛的大路邊就有一些年輕婦女,手牽了幼小的兒子或女兒,在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經過,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攔住對方,就把兒子或女兒按捺在地,磕頭拜寄,給對方做乾兒子或乾女兒。這在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著誰就是誰。「撞拜寄」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女順利、健康的成長。當然「撞拜寄」現代社會一般只在農村還保留著這一習俗,城裡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學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節回娘屋是流行於川西一帶的另一項風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盡快懷孕生子。此項風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詩詞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雨水》左河水

南濕北冷兩交鋒,乍暖還寒斗雨風。

一夜返青千里麥,萬山潤遍動無聲。

《雨水》長卿

卿本仙婕帳中花,奈何二月不還家。

鴻雁聲聲傳消息,輕轉飄灑滿天涯。

《初春小雨》[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臨安春雨初霽》[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唐]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裌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農諺

雨水節,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還是降雪期。

春雨貴如油。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寬。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

麥田返漿,抓緊松耪。

頂凌麥劃耪,增溫又保墒。

麥子洗洗臉,一壟添一碗。

麥潤苗,桑潤條。

種地別誇嘴,全憑肥和水。

糞大水勤,不用問人。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低產變高產,水是第一關。

黃河水可用不可靠,來水趕快把麥澆。

黃河水可用不可靠,來水快把白茬澆。

水來蓄滿塘,用時不慌張。

蓄水如囤糧,水足糧滿倉。

水滿塘,糧滿倉,塘中無水倉無糧。

水是莊稼血,肥是莊稼糧。

水是莊稼血,沒有了不得。

水是金湯玉漿,灌滿糧囤穀倉。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人靠地養,地靠糞養。

會耕會耪,無糞不長。

糞是莊稼寶,離它長不好。

待要莊稼好,底糞要上飽。

地裡鋪上糞,家裡座上囤。

春天糞筐滿,秋天糧倉滿。

春天比糞堆,秋後比糧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