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為什麼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

元宵節又叫燈節原因

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也將在這一天達到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元宵節主要的漢族民俗活動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農曆正月十五日夜,漢族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河南燈節飲食頗多講究,豫西喜蒸制糖包饃、棗花饃以及祈福避邪的饃形,諸如谷穗、麥穗、豬頭、刺蝟等。大部分地方還要炸油餅、面角,信陽各地要作年糕。也有講究十五吃餃子,十六吃元宵。門峽一帶十六則吃『蒜麵條」。60年代後,燈節元宵已漸普及。

元宵節習俗

猜燈謎

漢族民間燈節玩燈,歷來還有猜燈謎之舉。人們在燈籠的外罩上寫上各種謎語供人猜測,俗稱「謎燈」或『燈謎」。50年代以來,燈謎活動多由當地文化部門組辦。

張燈結綵

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綵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綵,綵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元宵節燈謎

敢教日月換新天(打一四字常用語) 謎底:大膽改革

登頂再見(打一四字常用語) 謎底:高度重視

遙望兄弟登高處(打一成語) 謎底:一覽無餘

領導植樹我伴隨(打三字常用語) 謎底:栽跟頭

謝絕邀請去羅馬(打一成語) 謎底:辭不達意

楓林未染(打一國家) 謎底:不丹

白娘子被困(打一國家) 謎底:卡塔爾

可一言而盡也(打一先秦人物) 謎底:陳完

平安(二字詞,徐妃格) 謎底:沙灘

食物分類(食品規格) 謎底:進口大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