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雪節氣的由來
關於大雪節氣的由來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台對強冷空氣和低溫的預報,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凍害。注意牲畜防凍保暖。
典籍原文
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鶡鴠不鳴。《禽經》曰: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為勇士,冠名可知矣,《漢書音義》亦然。《埤雅》云:黃黑色,故名為鶡。據此,本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若郭璞《方言》: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陳澔與方氏亦曰求旦之鳥,皆非也。夜既鳴,何為不鳴耶?《丹鉛余錄》作雁,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詩》注作渴旦。
虎始交。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荔挺出。荔,《本草》謂之蠡,實即馬薤也。鄭康成、蔡邕、高誘皆雲馬薤,況《說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與《本草》同。但陳澔注為香草,附和者即以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於三月也。
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歷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歷亥月的結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鹽加花椒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