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禁忌有哪些 臘八節有哪些事不能做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臘八節

臘八節的禁忌有哪些 臘八節有哪些事不能做

臘八節的禁忌有哪些 臘八節有哪些事不能做

吃臘八粥不過午

對於吃臘八粥這一習慣,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臘八粥不過午。我記得奶奶在世時候,每年臘八節前一天晚上就開始熬製臘八粥,但非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分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吃,但是不能過中午。有句俗語叫「早食粥來年糧食早收」。

臘八節禁止回娘家

在臘八節的這天,就有「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的風俗禁忌。媳婦臘八節回娘家了,會對婆婆非常不利。有一句流傳的民謠就是這麼唱的「臘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

臘月不搬家

從風水上說,臘月裡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這聽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學道理的。但是隨著家居技術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經實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過去那樣刻意請些朋友來新屋坐坐,旺旺人氣。之所以有「臘月不能搬家」的說法無非是顧忌人住進去會手腳冰冷,對身體不利,而現在對於擁有家居暖氣的人們來說,這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臘八節的由來習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月裡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有的農民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實,現在的人們大都不信奉「神靈」之類,這樣做只是沿襲古代的某些習俗,或者只是趣味罷了。

臘八節喝臘八粥

臘八節最著名的民俗活動就是吃「臘八粥」。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臘八粥」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揚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可見,自宋代開始,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城鄉就已經很普遍了。在佛門,食臘八粥是一種宗教活動,用以紀念佛祖成道;在民間,食臘八粥主要目的還是慶祝一年來五穀豐登,祈求吉祥如意。

臘八粥的原料因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不同而有別,一般是以各種米豆棗栗之類為主,如大米、小米、紅棗、蓮子、核桃仁、栗子仁、杏仁、松仁、桂圓、棒子仁、葡萄乾、白果仁、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一總計不下幾十種。有的地方還加入肉類等等。取其「八」,意在「發」,求吉祥祝福之意。做這種粥,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下鍋點火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還要在盛臘八粥的碗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還有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植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過去的大神廟、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