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大寒節氣

大寒是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嗎

大寒是最冷的時候嗎

大寒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嗎:小寒普遍比大寒要冷。而隆冬「三九」基本上處於小寒節氣內。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期間寒潮南下頻繁,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與小寒都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那麼大寒是最冷的時候嗎?大寒小寒哪個更勝一籌呢?

氣象局數據表明,從1951年至2015年小寒、大寒時節全國平均氣溫統計發現,有42%的年份是小寒冷於大寒,28%的年份是大寒冷於小寒,其餘30%的年份持平,寒冷程度相當。而極端最低氣溫紀錄更容易發生在哪個節氣期間呢?24個節氣來了個梁山好漢排座次,第一名是小寒,第二名冬至,第三名大寒,第四名立春。可見,無論從氣溫的平均狀態還是極端最低氣溫紀錄,總體而言都是小寒更寒。所以說大寒是最冷的時候嗎這樣的問題,肯定不能持出肯定的意見。雖然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小寒哪個冷?小寒普遍比大寒要冷。而隆冬「三九」基本上處於小寒節氣內,所以小寒的寒並未辜負「冷在三九」之名。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氣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是到「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大寒的溫度是多少?大寒氣溫多少度?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小寒和大寒天氣一般都是全年最低的,具體溫度根據時間地點有所差異.

受冷空氣持續影響,未來一周,我國大部地區將經歷入冬來最冷的一周,可謂寒意徹骨。南方13省市將迎來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中東部有強降溫,局地降溫幅度達10-14℃。24日春運即將開始,公眾需注意防範雨雪冰凍及強降溫天氣給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四九」寒天,著實不負虛名,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各項御寒措施。

大寒防寒七招

氣溫下降,風冷乾燥,身體健康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在這個時候瞭解有效的冬季保暖小常識,十分有必要。↓↓

一、御寒飲食

冬天應選食熱量較高的御寒食品。肉類,以狗肉、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

醫學研究還發現,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

人體缺鐵可以使人覺得怕冷,這時可增加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參等。新鮮蔬菜與肉類摻雜起來吃,則防寒的效果更好。

二、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溫宜保持在15-20攝氏度。在低溫環境中,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帽、鞋、手套等。服裝、鞋、手套等應避免潮濕,保持乾燥。手腳部位不可縛緊,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凍傷等。

三、勤開窗 防冬季「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會感覺呼吸不暢,感冒次數增多,甚至會出現嗜睡、反應遲鈍、疲勞乏力、精神不振、胸悶、氣短、頭痛等症狀。這與換季時人們對外界的反應有關,但另一個重要誘因是冬季氧氣供應不足所致。

冬季氣溫低,人們呆在封閉空間裡的時間大大增加,因為怕冷又不注意通風換氣,室內空氣不能及時補充和更換,空氣質量下降。加之冬季人們室外活動減少,身體缺氧就會發生,氣象醫學專家稱之為「缺氧綜合征」。如果缺氧時間太長,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冬季裡,一定要適當通風換氣才有利人們身心健康,避免發生「缺氧綜合征」。

四、溫水刷牙

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若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長久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因此用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含漱,有利牙齒健康,還利於清除齒縫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達到護牙潔齒、減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五、冷水洗臉

冬天,面部皮膚由於氣溫低的刺激,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用熱水洗臉,當時會感覺溫暖,一旦熱量散失,毛細血管又恢復原狀,這樣一漲一縮,易使面部皮膚產生皺紋。而晨起用冷水洗臉,頓時就有頭清眼明的感覺。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環,又可增強皮膚彈性。其冬作用還在於:增強機體御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者亦有益。當然,冷水溫度不能太低,以略高於10攝氏度為宜。

六、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在熱水的浸泡下,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

七、防止靜電

由於摩擦起電的時間極短,所產生的電流量很小,因而靜電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生命危險,但靜電對人體健康會產生許多不利影響:刺激人體皮膚,使皮膚水分減少,皮屑增多,造成皮膚乾燥、刺癢。靜電積累會改變人體體表的正常電位差,影響各臟器,特別是心臟的生理過程及正常傳導,引發心臟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

要防止靜電的發生,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室內要勤拖地、勤灑些水,或用加濕器加濕。秋冬盡量少穿化纖類衣服,內衣、被套、床單等一定要選用純棉製品或真絲製品,外衣面料如果是化纖織物的,可使用抗靜電洗滌劑洗滌。同時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以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荷。梳頭最好選用木質梳子,發現頭髮無法梳理時,將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靜電消除之後,便可以將頭髮梳理服帖了。

御寒神器——帽子

除了防寒七招外,小編隆重介紹一下御寒神器——帽子。

不戴帽子,3/4熱量跑掉

人的頭部,被稱為「諸陽之匯」。冬季外出戴帽子,猶如給暖瓶加上一個塞子。不戴帽子的人,即使穿得再暖,熱量也會從頭部流失。

研究表明,靜止狀態下不戴帽子:

氣溫為15℃時,人體約1/3的熱量會從頭部散發;

氣溫在4℃左右時,人體約一半的熱量從頭部散發;

零下10℃左右時,會有3/4的熱量從頭部「跑掉」。

因此,在嚴寒的冬季,人們若在室外活動,就會有更多熱量從頭部溜走。

冬季戴帽有助健康

臨床研究證實,冬季有戴帽子習慣的人群,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幾率明顯偏低。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戴帽子,否則頭部易受寒,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在霧霾瀰漫的城市,空氣中充滿塵埃,戴帽子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頭皮的作用,防止灰塵和微生物粘到頭皮上,滋生細菌,傷害頭皮健康。

戴帽方式有講究

戴帽子並不是扣在腦袋上那麼簡單。大多數人對待帽子的態度都比較隨意,然而就是這些不起眼的錯誤習慣,讓人越戴越傷。特別是冬季戴帽子要避免以下幾點:

1、進屋立刻摘帽子,NO!

如果室內溫度不夠高,立刻摘掉帽子會造成人體熱量迅速散失,尤其是出汗後,更容易感冒或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2、帽子過大、過緊或過沉,NO!

帽子不宜太緊,以能插進一根手指為宜;帽子的重量則以頭頂不覺沉、頸部不覺壓為宜。但生活中,不少人選擇帽子只看款式,忽略了其主要功能。

3、帽子不經常換洗,NO!

不少人一冬天只戴一頂帽子,等到冬天過去才清洗,這樣非常不利頭皮健康。建議每週清洗一次。

4、與家人共用帽子,NO!

有些老年人覺得帽子款式沒有太大差別,經常隨手拿起老伴兒的混用,其實這非常不健康。混戴帽子,會將其撐得變形,起不到良好的保暖效果。另外,頭癬等皮膚疾病可能會通過帽子傳染。因此,帽子這類生活用品最好分開使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