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有什麼飲食原則
飲食原則
適宜:韭菜、洋蔥、豌豆苗、糯米、南瓜、雞蛋、魚等
春季陽氣生發,陽虛體質要特別注意扶助陽氣,養好肝陽,然肝脾相利,養肝的同時也要調理脾胃,「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和而發陳則應春氣,多食韭菜、洋蔥、芥菜、豌豆苗、茴香、芹菜、薺菜等;溫煦滋潤之食以護脾胃度春寒,如糯米、燕麥、南瓜、胡蘿蔔、四季豆、雞蛋、魚、蝦、牛肉、豆製品等。粥是此季節的絕佳食物,並非清淡無聊,老湯熬製,或加海鮮、瘦肉,或配雜色米豆,青菜點綴,非得水米融洽,柔膩如一,這是功夫,美味無比。
少吃:油炸和燒烤、 薯片、餅乾、炒貨、油膩、寒涼、酸味
雨水並不意味著雨多,只代表氣溫升高,降雪轉為降雨,今年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便秘上火的現象,不管食物本身的冷熱屬性,只要採用油炸或燒烤,都將成為易上火的食物。 薯片、餅乾、炒貨都屬於乾燥的食物,適可而止。少吃油膩食物,難消化易積食,寒涼食物則直接傷害脾胃。酸味食物(醋、檸檬、山楂、話梅)會影響肝氣升發,務必少碰。
忌吃:生蔥、大蒜、胡椒、辣椒、白酒、肝臟
春三月,發陳。勿殺,勿奪,勿罰。食辛,以發陳。但氣味凜冽的,奪精洩氣的之類則要避免。生蔥、大蒜、胡椒、辣椒、白酒一類,雖辛散,但味烈偏辣,帶有殺氣。《金匱要略》「春不可食肝」。《千金方》(立春、雨水)不得食生蔥、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風。勿食蟄藏不時之物(冬眠動物如蛙、蛇、龜、鱉等)。
吃什麼好
豆苗——清熱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稱豌豆籐。豆苗作為食品,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豌豆種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種,苗生柔弱如蔓,有須,葉似蒺藜葉,兩兩相對,嫩時可食。」豆苗是豌豆萌發出2——4個子葉時的幼苗,鮮嫩清香,最適宜做湯。
豆苗的營養價值與豌豆大致相同。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豆苗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纖維素,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豆苗還含有極多的鈣質、維生素B、C和胡蘿蔔素。
中醫認為,豆苗性涼微寒,具清熱作用,春天吃可清熱祛火,還助於使皮膚光滑柔軟。另外,豆苗還有利於消除水腫。
豆苗的吃法很多,下面向大家推薦一道豆苗蘑菇湯。基本材料就是豆苗、口蘑、金針菇等。在事先燉好的雞湯或高湯(白水亦可)中放兩片姜,加入口蘑。水開後,加入金針菇,煮3分鐘,再放入豆苗,加少許鹽,注意不要蓋蓋子,水再開後關火,點入香油出鍋即可。
薺菜--藥食兩用的「護生草」
薺菜在我國被食用的歷史已有幾千年,《詩經》中已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薺菜了。自古以來,薺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我國很多地方有陰曆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有的人還在這天採集大量的薺菜曬乾,留著經常煮水服用。有的從三月春分薺菜剛吐出嫩葉時,就開始採摘當菜吃,說是此菜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稱它為「護生草」。所以民諺說:「三月初三,薺菜當靈丹。」
薺菜是這樣一種普通易得而又味美、對人又十分有益的蔬菜,因此與歷代貧苦人民和貧窮文士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不朽的名句。杜甫有「牆陰老春薺」。北宋范仲淹早年貧寒,常以薺菜為食,他在《薺賦》中寫道「陶家翁內,醃成碧綠青黃,措入口中,嚼生宮商角征。」蘇東坡用薺菜、蘿蔔和米製成著名的「東坡羹」。南宋陸游晚年對薺菜更是嗜之若命,有詩為證:「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還含有黃酮甘、膽鹼、乙酰膽鹼等。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
養生食譜
玫瑰花糕
配方:糯米粉1500克,黏米粉3500克,核桃肉250克,大棗500克,白糖300克,玫瑰花60克。
做法:將大棗、核桃肉洗淨,切成小丁備用。把糯米粉、黏米粉放在盆內,加適量水,放入白糖、大棗、核桃肉、玫瑰花,用500毫升水拌勻,揉成麵團,做成糕狀,然後將糕上籠蒸約25分鐘即成。有疏肝理氣、健脾暖胃的功效。
砂仁鯽魚湯
配方: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生薑、蔥、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將砂仁放入魚腹中,然後與陳皮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薑、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有醒脾開胃利濕的功效。
金橘山藥小米粥
配方:金橘20克,鮮山藥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將金橘洗淨,切片備用。
做法: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乾淨的小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有疏肝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