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來歷有哪些_春節怎樣來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春節的來歷有哪些_春節怎樣來的

春節的來歷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關於春節放鞭炮的由來

古時迷信是為了嚇鬼,現在是為了增添喜慶的氣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鞭炮與桃符、春聯一樣,最早是用來驅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過年時候燃放爆竹就已經形成了習俗。《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了這個習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惡鬼。」這也是後來人們在春節燃放鞭炮的由來。由此可見,「爆竹」一詞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藥發明之後,人們不再燃燒竹子了,而是將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裡燃燒,產生「爆仗」。不過,這時人們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們用紙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裡面灌上火藥,內藏藥線,製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沿用這個方法,只不過在工藝上有所改進,在花樣上有所翻新罷了。在宋代,還有人用麻莖把紙制爆竹編成串,管它叫「編炮」。因為成串的爆竹放起來聲音持續時間長,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發出的響聲,因此也就稱它為「鞭炮」。

明清兩代,爆竹更為流行,花色品種也不斷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興放炮,到子夜零時達到高潮,爆竹聲震耳欲聾,響徹天宇。過年,無論貧窮富貴,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舊布新。

民俗專家表示,近年來,作為春節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很多地方陸續改變了春節城市禁止放炮的規定,給廣大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慶祝春節的機會。城市春節因為有了鞭炮而熱鬧非凡。當除夕午夜零時新年鐘聲敲響時,舉國進入沸騰狀態,煙花飛舞,鞭炮齊鳴,一向矜持的中國人融入狂歡的世界。國人在滿天燦爛的煙花與滿地紅紅的紙屑中,度過一個紅火的中國年。

春節過年習俗

過年習俗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過年習俗二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