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地理意義和時間
地理意義
農曆參照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北京的白晝時間僅有9個多小時。但是,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並不是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 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歷一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
氣候特徵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艷開。」(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節氣時間
常見日期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計算方法
冬至日期(東八區)的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94,20世紀=22.60。
舉例說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計算結果減1日。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按照平氣法(1645年以前使用)還是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推算,冬至的具體交節時刻都是完全一樣的。這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是僅有的一個。
名稱釋義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陳志歲《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又謂,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